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穿越小说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分节阅读_第75节
小说作者:年糕粉丝汤   小说类别:穿越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470 K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9-22 21:09:06
  说罢,林森带着母女俩一同叩首。林芝与前身的记忆里都未曾见过祖辈,顶多是从爹娘口中得知少许的事情,例如祖父和外祖父颇为能干,曾是府里数一数二的能干人,偏生齐齐遭遇盗匪过世,又比如外祖母娴雅温柔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抱病去世多年都让老太太时常念起。
  祭拜完,宋娇娘先将牌位重新收回箱笼里,而后三人才聚在一起,将供品分而食用之。
  等休息片刻,他们重新进屋里换上新做的袄子、衫子和鞋子,宋娇娘还特地给林芝扎了头发,簪了珠花,最后披上斗篷,方才齐齐出门,准备去御街看大象。
  刚拐过街角,三人就见街上已是人头攒动,连马车驴车都被挤得走不动道,有些性急的乘客索性下车来,加入人群之中。
  孩子们穿着棉袄在街边跑,手里举着糖画或是面人,嘻嘻哈哈笑闹着;妇人们穿着簇新衣裳,头顶钗环,挎着篮子,一边走一边和相熟的街坊打招呼;还有些年轻郎君凑在一处,商量着待会去看大象表演。
  “人好多——”
  “跟紧了,切勿走散了!”林森生怕一家人挤散,一手牵着宋娇娘,一手牵着林芝,慢慢顺着人潮往前挪:“不用急,前面的都是去看大象的!”
  走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,前头突然响起一阵哄亮的欢呼声,紧接着是孩童们的惊叫:“大象!是大象来了!”
  宋娇娘立刻踮起脚尖,顺着人群的目光往前望。
  起初她只看见一片黑压压的人头,待人群稍稍散开些,她猛地倒吸一口气,不自觉地张大了嘴巴:“哇——”
  只见不远处的空地上,数十名手持红旗的军士缓缓行来,紧随其后的则是手持各式乐器的乐手,正吹拉弹奏好不热闹。
  不过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没留给他们,而是直直落向后方,再后面正有七头大象缓缓走来。
  它们比马足足高出两三倍,耳朵真如余娘子说的那般,像两把巨大的蒲扇,垂在身体两侧。
  “瞧瞧它们的腿这么粗!这就是大象?”宋娇娘拉着林芝的手,声音都有些发颤。
  每当大象走上一步,她仿佛就能感受到地面的震动,这种体验教宋娇娘口干舌燥:“比我想的还要大好多!”
  林芝虽没宋娇娘那般惊讶,但眼睛同样不舍得从大象身上挪开。
  他们顺着人潮往前走,直至跟随车象队一路行至宣德楼前,看完一整场的表演才心满意足。
  往回走的路上,十有八九人都在议论大象,旁边的摊贩也不失商机,纷纷叫卖起泥塑,木雕,窑烧而成的各种大象雕塑或者画像。
  别说寻常路人,就连林芝一家也没能忍住,不多时怀里便抱着好几个大象雕塑。
  他们逛了大半天,直至通体冒汗,肚里咕咕直叫方才离开御街,准备寻个铺子用饭。
  “不如去聚友楼?”林森想起那日吃过的松茸鸡汤,禁不住咽了一口唾沫:“如今已是冬至,说不得会有什么冬季的时令菜呢,等咱们吃好再去牙行问问房子。”
  “这倒是……”林芝和宋娇娘闻言,顿时心动不已。三人敲定主意,立马调转方向,打算穿过旁边的巷子,往聚友楼而去。
  眼瞅着聚友楼近在眼前,一名汉子推着装满废渣的数个木桶从三人面前经过。
  林芝下意识避让,只是随着那名汉子走远,一股淡淡的,古怪的异味直涌入她的鼻腔。
  嗅到的瞬间,林芝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,她脚步一顿,下意识往身后看去。
  “怎么了?”
  “……那个废料桶也太臭了。”林芝摇摇头,抱怨道。
  “嗐,毕竟是装废料的。”
  “可不是,不过这边比咱们那边还勤劳啊?连冬至都来收取废料。”宋娇娘往后瞧了一眼,有些惊讶。
  越是富贵的地段,街道司派遣的倾脚夫便越多,地方亦能收拾的更为干净整洁。
  林芝一家所在的地方并不算最富贵的地段,但却架不住一溜衙门都在这里,故而街道司的差役已比旁处勤快。
  没曾想这里居然还有更勤快的。
  一家三口感叹的同时,他们也穿出巷子,抬眸便见着熟悉的瓦子以及坐落在其中的聚友楼。
  

第79章
  三人熟门熟路进了店,至二楼窗边位置落座。林森探身一看,面露喜色:“娇娘,芝姐儿快看!咱们今日运气不错啊。”
  三人所坐的位置恰好能将对面的勾栏尽数揽入眼中,只见台上正坐在两名弹琵琶的乐女,另有五名纤细女郎正跳着胡旋舞,清亮的乐声,摇曳的舞姿,引得诸人纷纷驻足观看,更有不少人注意到聚友楼的好地段,赶忙进了铺子。
  “亏得咱们来得早。”
  “就是,要是迟点怕是就没这般的好位置了。”宋娇娘看着接二连三走上二楼的顾客,愈发庆幸。
  恰好铺里的伙计也将菜单呈送上前,林森看了两眼,忽地认出人来:“我见过小哥的!”
  “你好端端说什么呢。”宋娇娘无语,白了林森一眼:“咱们上回来聚友楼吃饭时见过吧?”
  “小哥曾来过我家?”林森没理宋娇娘的话,好奇追问道。上回他在铺里见到面前人便觉得眼熟,时下再次遇见难免教他惊喜。
  平哥儿浑身一僵,嘴里泛苦,干巴巴地回道:“您是——林芝记的林掌柜?”
  林芝听到这话,方才回头看了一眼。不过她又不在堂屋里出现,加之她还有一点点脸盲,故而根本认不清往来食客,更不用说平哥儿了。
  林芝默默转身,继续趴在围栏上,津津有味地看着胡炫舞,只见舞女们的长袖在空中旋转,蓝绿交错的裙角随着转动仿佛如流动的水一般波澜起伏,配上那莹润放光的雪白肌肤,直教人错不开眼,就连刚刚还喧哗吵闹的场外也渐渐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沉浸于眼前的表演中。
  “芝姐儿,芝姐儿。”
  “嗯?嗯。”林芝回过神,回首时手里被塞进一本菜单。她翻看一二,略过上回吃过的菜又选了几道,便将菜单送了回去。
  平哥儿接过菜单,赶忙退下。他把单子送到后厨里,想了想,又寻到周厨那边,悄声说道几句。
  周厨惊讶归惊讶,可想着崔厨娘上回的交代,便摇了摇头:“无需在意,就当是正常的食客招待便是。”
  “是。”
  “等等。”平哥儿刚走,周厨又唤住他:“待会儿听听他们的对话,若是那姐儿说了什么便都记下,回头告诉我。”
  平哥儿应了声,赶忙出去了。
  等他离开以后,周厨心神不宁半响,他没去崔厨娘这里,反而是上前瞧了瞧林芝几人定下的菜单,目光落在最下面一行。
  周厨心中微动,行至内里,在诸多帮厨诧异的目光中亲自动起手来。
  “周厨怎么下厨了?”
  “包厢里来客人了?”
  “……没有吧?”灶房里的厨子面面相觑,聚友楼里一楼二楼乃是普通堂屋,接待散客,只一楼不收茶水费,二楼收取茶水费,而包厢则位处三楼,全部需要提前预定,无论订购几道菜品,光茶水费便要两贯钱。
  同样,包厢里的顾客所点的菜品,都由对应的厨师制作,体验感自是完全不同。
  而周厨便是专门负责三楼包厢的厨子之一,这般出人意料的操作直教人想不通。
  不多时他便送上三道菜品,两道凉菜一道热菜,凉菜乃是腊肉拼盘和白切鹅,热菜则是豆瓣烧鸭。
  腊味拼盘乃是带皮腊肉拼腊肠,前者腊肉带皮,富有嚼劲的同时还肥而不腻,越嚼越香;后者制作时间充足,咸鲜香风味十足,味道恰到好处,完全不会让人觉得齁。
  林森与宋娇娘赞不绝口,而林芝才腊味拼盘的制作工艺里也能尝过酒楼管理者经营得法,运转高效,细节方面更是把握得极好。
  再来是白斩鹅,许是自家最近做烧鹅的缘故,林森和宋娇娘对这道鹅肉都十分上心。
  林芝光看洁白的鹅肉与透着粉色的骨头,便知这白切鹅做得不差。果然夹起一块放入口中,本身比较粗糙的鹅肉入口松软,外皮Q弹,肉质顺滑醇厚,香味浓郁,想来煮制时应当是加了肥膘的。
  这般的味道,需要用小火慢慢泡制而成,又是耗时耗力的一道料理。
  林芝又夹起一块,蘸了蘸酱汁,眼里又是惊喜,这酱汁是蒜蓉、醪糟加各式辛香料组成,鹅肉用这物配合使用,味道顿时更上一层楼。
  就连抱着挑刺的林森和宋娇娘,也说不出不是的话,或者说她们没想到鹅肉竟是不用辛香料就能做得这般好吃。
  林芝闻言顿时笑了:“爹,娘,这你们就说错了,这鹅肉起码得用辛香料炖煮上三盏茶功夫,方才能让肉质这般松软又细腻,醇厚又温润。”
  接着是豆瓣烧鸭,盘里的豆瓣烧鸭还冒着热气,俨然是刚刚出炉的。
  油亮的酱色裹着大块的鸭肉,炒得微焦褶皱的鸭皮缀着深褐色的豆瓣碎,上面还堆着黄豆、葱段等物,色泽鲜亮,香味扑面而来。
  硬要说缺点,便是量少了些。
  豆瓣和鸭子都是林芝一家再熟悉不过的食材,故而宋娇娘看着送上来的小小一盘,忍不住嘀咕一句:“这要快四百文吧?这鸭子也忒值钱了……”
  林芝夹起一块来尝了尝,鸭皮富有韧劲,鸭肉紧实弹牙,汁水丰腴,最重要的是半点鸭腥味也没有。
  她细细品尝半响,渐渐有了答案:“想来是鸭子的品种不同?这肉质要比咱们之前做烧鸭时用的鸭子肉质更清甜,质地似乎也更紧密。”
  林森唤来平哥儿询问,方才知道聚友楼用的是高邮麻鸭,而非本地豫鸭。
  从扬州高邮运输到汴京,其身价自是翻了数番,其制作的菜品价格亦是水涨船高。
  不到四百文的价格听着贵,实则一点都不贵。
  甚至林芝回想了一下菜单,忍不住与平哥儿说道:“其实你们菜单上也可以标注下食材来源地的,这样咱们选择的时候亦不会有这般疑惑。”
  “就像刚刚的鹅,也不是咱们本地的品种吧?”像是林芝这般能品出鸭肉质地味道不同的人是少数,大多数普通人,或是初次进入聚友楼的食客恐怕都会生出如宋娇娘这般的疑问。
  顿了顿,林芝又想或许是聚友楼作为汴京城里有数的大酒楼,往来的也多是小有资产的富户,这个价格对于大家来说也属正常?
  但后世的餐厅饭店,也都喜欢标明食材产地,这样一来能够锚定品质,二来能与顾客建立信任,减少顾虑,三来也能强化菜品的价值。
  换作林芝自己的话,肯定会写上,至于别的铺子她也就随口一提,再多的也没什么好说了。
  平哥儿表情不变,笑着应下,不多时又送上来两道菜品:“
  三虾茭白,花胶黄鱼羹。”
  听到茭白二字,林芝率先来了兴趣。其实茭白便是菰米感染黑粉菌形成的膨大茎秆,时下正处于两者兼并的时期。
  因着茭白特殊情况,加之官宦人家不轻易吃这些出世不久的食材,所以酒楼乃至市井都难得见着。
  没曾想,眼下聚友楼却是走在诸人前面,甚至率先拿出成品菜来。
  所谓三虾便是虾油、虾脑和虾籽,配上只留下内里最嫩的茭白芯,那一口下去先是虾的鲜甜,再是茭白的清甜,可谓是满嘴生香,教人食欲大开。
  这时候,再来上一碗花胶黄鱼羹,那定然会是鲜上加鲜。
  林芝想到这里,伸手掀开锅盖,热气裹着鲜香喷涌而出,直直侵入一家三口的鼻腔内。
  前面还心心念念松茸鸡汤的林森,此刻双眼发直,深深嗅了一口:“好香的味道!”
  甚至连周遭的食客也投来视线,更有人悄声道:“花胶黄鱼羹?这味儿比我上回吃还香浓?”
  平哥儿闻言,暗暗点头,毕竟眼前这份可是出自周厨之手。要知道他回头去拿餐食时,可是被惊到了!
  周厨竟然亲手为这一家三口做菜!?再是手艺出色,也不过是开脚店的商贩啊……
  平哥儿想到这里不免心情复杂,半响才按捺住情绪,继续观察着林家人,想要看看他们这回会说出什么。
  花胶黄鱼羹不止是香味惊人,模样也是夺人得很,只见炖煮到奶白色的汤汁光泽温润,丝滑细腻,雪白的黄鱼在汤里沉浮,四周缀着翠绿的芦笋、雪白的竹荪、红润的火腿丝,间或能看到半透明的花胶丝,光是外观就足以打下满分。
  林森舀起一碗递给宋娇娘,又给女儿也盛了一碗,最后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,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。
  甫一入口,林森便大吃一惊,那羹汤细滑粘稠,仿佛要将嘴唇都粘在一起。
  还未等他蹙起眉,想要舔舐唇瓣,落在舌尖上的汤汁便在瞬间点燃炮火,让强烈的,震撼的鲜味重重叩响味蕾的大门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119页  当前第75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75/119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