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穿越小说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_分节阅读_第79节
小说作者:年糕粉丝汤   小说类别:穿越小说   内容大小:470 K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9-22 21:09:06
  赵司直见有人来,便侧身让了让,客气道:“你们先谈,我等一旁的差役回来便是。”
  说罢他便坐到一侧,专心品茶,没成想管事与崔厨娘的对话,倒让他听了个大概。
  听到‘冬至前仓库有恶臭味’时,赵司直眉头微蹙。
  待管事说到气味消散的时间,他终是忍不住插话:“你方才说,贵铺冬至前几日有恶臭味?那气味是何时彻底消失的?”
  管事愣了愣,下意识看向崔厨娘。直到崔厨娘微微颔首,他才恭声答道:“回禀官人,那日大扫除以后气味便淡了许多,又开着窗通风了几日,约莫是冬至后两三日,才彻底闻不到了。”
  话音刚落,赵司直的双眼顿时亮了,这时间竟是与案子恰好相符!
  紧接着他又想起聚友楼是汴京有名的大食铺,后院定然备着不少废料桶,而
  那些桶的位置,又恰巧在林芝一家曾路过的巷边。
  目前为止的线索,都联系上了!
  赵司直当即起身,立刻让仓库管事带路,带着人到后院查证情况,很快他们便在仓库边上寻到一排半人高的废料桶,桶身宽大,往里面藏个人轻松得很。
  更关键的是,翻看仓库的登记册时,赵司直发现了个异常:往日聚友楼两三日才会运走四十桶废料,可冬至那一周,竟足足运走了一百九十六桶。他让人按聚友楼的经营情况核算,即便算上节假日客流增加的量,这个数字也远超正常范围。
  随着线索接连浮出,审讯很快也有了进展,先是一名冬至次日上值的杂役称,那日他到后院时,废料桶里只装了四五桶废料,比平日少了一大半。
  片刻以后,又有个仆役表示曾在聚友楼附近见过谢掌柜,只是没看清谢掌柜是来寻谁。
  再来,接二连三有人表示见过谢掌柜,时间最早可以推到近两个月前。
  也就是说,聚友楼里定然有人时常与谢掌柜联系。可翻遍卷宗,赵司直也未在任何人的口供里提到自己见过谢掌柜,也无人知道谢掌柜在与谁见面,而这人也从未出现在官府过去排查的名单中。
  赵司直作为办案官吏,此刻心底涌现出强烈的第六感:这就是他们要找的人!
  赵司直一边使人监视聚友楼里所有的人,一边紧急将谢平的妻儿,乃至原本在谢大羊肉馆做活的账房厨子等人尽数唤来,再次询问他们可知道谢掌柜与聚友楼的往来。
  诸人面面相觑,很快曹厨提供了一个线索:“若是我没记错的话,那人应当是汤厨,谢掌柜曾提过一次……说咱们之前做的烧鸭方子,便是汤厨提供的。”
  ……
  等案件真相大白,已是四五日后。听沈砚述说来龙去脉的林芝一言难尽,眉头紧蹙,抬手指着自己,语气里满是匪夷所思:“你是说……不是,按他的供词,这事儿还是因我家而起的?”
  原来据大理寺审讯后得知,谢掌柜眼红林芝记的生意好,私下寻汤厨购买烧鸭方子,没曾想方子到手,做出来的烧鸭不仅没赚钱,反倒惹来一堆差评,最后更是拖累了旁的生意。
  谢掌柜气不过,连着登门数次,要求汤厨赔偿他的损失。
  尤其事发那日,谢掌柜被数家铺子追着要债以后,转头他便将怨气都全撒在汤厨身上,揣着把尖刀找上门去吵闹。
  汤厨供词里说自己是‘被迫反抗’,失手杀人,把自己塑造得无辜又可怜,仿佛从头到尾都是别人逼他,他不过是个倒霉的受害者。
  不过这番说辞显然无法服众,毕竟别说大理寺见过千奇百怪诸事的官吏,就连林森听得都直接拍桌:“鬼才信他这套说辞!”
  “人都死了,还不是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?真要是单纯反抗,怎会把人塞进废油桶里藏着,隔了好几日才让人运出去?”
  沈砚也深以为然,与林芝道:“芝姐儿别放在心上,事实上那名帮忙掩盖杀人事件,清理尸体的卢哥也有交代,按他的说法——”
  林芝刚刚还好奇,听着听着就沉默了,满脑袋都是问号。
  待沈砚说罢,她陷入沉默,半响才忍不住拔高声音:“不是,这人他有病吧?那崔厨娘,我连面都没见过,他倒好,先把我当成敌人了?这合理吗?”
  “的确不合理。”沈砚摊摊手,忍俊不禁道:“故而大理寺诸人起初相对于后者,比较相信前者的话语。”
  “起初?”林芝微微一怔,没来得及发出询问,沈砚便来了一个转折:“不过。”
  林芝虎视眈眈盯着他:“?”
  沈砚敛了神色:“大理寺顺着卢哥招的其他事查下去,才发现汤厨不是头回干这种嫁祸人的勾当。他对付你们家的手段,还算最粗浅的,压根没拿出真本事。”
  他随口提了几个过往的案子,里头有几人的遭遇和林芝颇为相似,都是生意刚刚起步就被汤厨用各种手段打压。
  只是他们的实力太弱,加之反应也更慢,多是以失败告终,被打压得爬不起来,有些关门了事,而更惨的几人,更是被汤厨寻了由头送进大牢,至今都没能洗清冤屈。
  沈砚说到这里,叹了一口气:“卢哥这一招供,大理寺那边直接乱成了一锅粥。凡是他提到的旧案,都得重新翻出来查。要是这事处理不好,从上到下所有人明年的考评都得泡汤。”
  眼下离过年没几日,正是衙门里想安安生生收尾的时候,偏出了这么档子事,简直是逼着人连轴转。
  沈砚摇摇头,话里带着点调侃:“喏,你瞧我这会儿还能在这儿闲坐,至于陶兄嘛,这几日怕是要在大理寺里打地铺了。”
  话音刚落,他就见林芝一家三口都露出了同情的神色。沈砚脸上的笑意还没来得及收,忽然觉出不对,悄悄给三人递了个眼神。
  林芝点点头,眼底蕴着笑意。
  沈砚面无表情地转头看去,正好见到皮笑肉不笑的陶应策,后面还跟着一群要笑不笑的衙役。
  衙役们上前,将一摞食盒搁在桌案上,与此同时陶应策的手落在沈砚的肩膀上:“好兄弟就要同甘共苦……对吧?”
  沈砚张了张嘴,愣是没能说出一个字。
  陶应策一手紧紧抓着沈砚的肩膀,另一边还不往与林芝一家说话:“芝姐儿,我要订六十四份餐食……喏,这个是大家点的菜品单子。”
  林芝看着沈砚生无可恋的凄惨样,终于忍不住笑出声:“知道了,稍后准备好了我们会送过去的。”
  “谢啦。”陶应策拉着蔫头耷脑的沈砚刚要走,脚步忽然顿住,又折了回来:“是我糊涂了,还得再点一份。”
  “砚哥儿,你吃什么。”
  “……”沈砚面无表情,完全不想开口。
  陶应策也不逼他,笑着对林芝说道:“他随便,芝姐儿看着做就好。”
  说罢,他拎着沈砚的衣领,像是提小鸡崽般将他拖出大门。
  林芝目送诸人远去,轻笑着捡起单子,望着上面的菜品名单,随即走进灶房里,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。
  至于‘走’到半路的沈砚忽地‘啊’了一声,说道:“还有一件事忘了说了。”
  他示意陶应策放自己下来,不过陶应策完全不信,甚至手上的力道又紧了紧,依旧往前拖。
  “我是真有事没说——”
  “没说什么?”
  “关于新人新年会这事,是那位汤厨推荐的。”沈砚眯着眼睛,轻声说道。
  “芝姐儿得到邀请了?”
  “嗯,那天还在考虑的。”沈砚晃了晃脖颈,巧妙地转动身体,宛如一只灵活的猫咪般从陶应策的手里逃脱。
  他立在原地,若有所思:“我原本是想问问芝姐儿有没有报名,不过刚才我看了他们铺里准备的东西,想来芝姐儿一家已经同意参加了。”
  方才他在林芝记里,见着了好几辆全新的推车,还有一堆干净的托盘。
  开店的林芝一家正常无需用上这些东西,除非他们已经同意参与比赛,并要参与预热活动,才会特意置办的。
  “那我们回去说一声。”
  “算了,现在说也没用,反倒让他们提心吊胆,影响了参赛的状态。”沈砚想了想,还是摇摇头:“再说芝姐儿肯定会参加的,毕竟头名有一千贯的奖金。”
  一千贯,便是对他和陶应策而言都不算少,更别说林芝一家还惦记着盘下谢大羊肉馆的铺子。
  那一千贯,简直是量身定做的鱼饵,哪怕后头藏着鱼钩,林芝一家也没法拒绝。
  “况且,芝姐儿有能力拿到头名。”沈砚垂眸看着脚上踩着的鞋子,嘴角微微上扬:“至于汤厨原本可能设下的绊子,现在他人都被抓了,问题不也解决大半了么?剩下那点,我先扫尾就是。”
  

第84章
  等把陶应策订的六十五份餐食打包好,目送林森和宋娇娘推车送去以后,林芝方
  才在堂屋桌前坐下,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,暗暗琢磨起新人新年会预热时要用的吃食。
  预热活动要连办五日,地点就定在冬至时看大象表演的御街。
  那地儿本就人来人往,甚是热闹,加上活动吸引的客流,想来到时候的人流量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
  参与者不仅有本届的选手,还有往届的佼佼者,说白了,这就是给各家铺子的一次福利,一次露脸机会。
  林芝一家去饮食行了解情况时,从管事口中得知,选手可自选菜品摆摊,借着巨大流量展示自家手艺,运气好的话,单日销售额翻三五倍都有可能。
  饮食行还建议,预热最好用铺里的热卖品,好让食客先熟悉口味,只是有条规矩得记牢:预热用的菜品,不能再拿去参加后续比赛。
  林芝一家起初都觉得自家的招牌烧鹅最是合适,可转念一想,烧鹅得使用窑炉烤制。虽说能用铁炉替代,但烤出来的时间、速度还有味道,定是要打折扣的。
  再者,林芝也不想让人觉得自家就只会做烧鹅,琢磨来琢磨去,终究是放弃了这个念头。
  更让她犯难的是,脑子里的想法太多,反倒没了头绪。
  好在她没纠结太久,又找相熟的店家问了问往年预热的情况,到今日已有了大概的想法。
  这道菜品又要快手,又要卖得好,而且最好后续食客寻上门来购买,也能又快又好的制作出来。
  这道菜品需要简单,最好是能提前腌制准备的,只要把最后翻拌炒制等工作交由专人负责。
  这里的专人可以是林森,亦可以是后续招聘的帮工,总归林芝需要做的是一种半成品。
  还有冬日的街市寒风刺骨,这样东西得捧在手心里都热乎乎!
  另外时下没有纸杯,也不太可能备上那么多的碗盏供人使用,所以汤类也被排除在外。
  林芝遗憾地划掉类似鱼丸汤等物,很快敲定了自己的目标:炸鸡柳,当然炸鸡腿炸鸡翅乃至炸鸡架也行。
  顿了顿,林芝把炸鸡架给划掉了。
  眼下鸡架的价格并不便宜,富贵人家多用整鸡炖汤,而贫苦人家也懂用鸡骨熬出鲜美的汤头,除非是自家用留下的,否则去市井买时鸡架反倒成了‘不上不下’的物件,价格不低,还得费功夫处理。
  想法确定,开始施行。
  不过在做炸物以前,林芝先得准备面包糠。
  等林森和宋娇娘送完餐食回来,一进门便瞧见围着围裙,正在案板上使劲揉面的林芝,还有盆里堆放着的几个面团。
  “芝姐儿,你咋在揉面?”
  “我要做点东西试试。”林芝头也没抬,手上麻利地揉好一个面团,搁到干净的盆里静待发酵。
  “莫非是要做上回的豆沙小面包吗?”宋娇娘对上回的小面包记忆尤深,香香甜甜软乎乎,一口一个老好吃了:“那面包好吃是好吃,可也得用窑炉烤制啊?咱们不是说不能用窑炉吗?”
  “不是做面包。”林芝停下动作,简单解释了几句,可夫妻俩听得云里雾里,只大概了解这面包也是配料?配菜?
  两个多时辰后,窑炉里飘出阵阵麦香,林芝戴着厚布手套,将烤得金黄的面包取出来。她把面包切成小块,再切成细丁,平铺在在竹筛里,用绳子把竹筛高高挂在屋檐下,既能让自然风把面包吹干,又能防止麦香吸引来某些小动物。
  等到第二日午餐营业时间结束以后,林芝才把风干了大半天的面包干取下。
  因着时间还不够充足,所以面包干还有一定水分,故而林芝又将其放入窑炉,稍稍烘烤片刻。
  原本米白色的面包干,渐渐变成了浅黄,水分被彻底烘干,麦香味也更浓了。
  她把烘好的面包干倒进石臼里,双手握着石杵轻轻用力,将面包干碾碎,又细细筛了两遍,筛出来的粉末细腻蓬松,正是最基础的面包糠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119页  当前第79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79/119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