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42节
小说作者:北城二千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3.03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0:50
  倒是朱元璋十分平静,他清楚朱允炆想要把朱高煦赶出南京的想法,但他却抚须道:
  “大宁是你十七叔的地方,把高煦封到那里,那日后你十七叔的子嗣怎么办?”
  “况且他年纪尚小,大宁北部苦寒,太早过去免不得回落下什么毛病。”
  “暂且留着他在南京继续读书,过两年北边有了适合的地方再把他封过去。”
  朱元璋说罢,随即又对司礼监的太监吩咐:
  “他既然读的不错,就不要让他在羽林左卫任职了,卸了百户的行头,安生读书吧。”
  “另外他身边的那个试百户做的还行,就让他升任百户好了。”
  “奴婢领命……”司礼监太监作揖应下,随后派人前去五军都督府安排。
  瞧着司礼监太监做完这一切,朱元璋这才对傅忠聊起了正事。
  “你父亲已经老了,我不愿意为难他,让他老实待着就行,至于荣小子和瀞小子……”
 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,随后摆摆手:“改日我让人把他们俩给你送回去,傅让那边也会解禁的。”
  “谢陛下!”听到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回来,自己的弟弟也解除了圈禁,傅忠脸上总算有了几分动容,他起身跪下,对朱元璋行了五拜三叩之礼。
  朱元璋见状也只是吩咐他:“回去吧,你再出去晚些,怕是那小子要风寒了。”
  朱元璋看了一眼武英殿门口,即便看不到,他也能知道朱高煦在门口等着傅忠。
  “臣告退……”傅忠起身回礼,缓缓退出了殿内。
  只是几个呼吸,门口的朱高煦就看到了他如沐春风的走出了武英殿,起身同时不由好奇询问:
  “姑父,爷爷和你聊了什么?怎么您这么高兴?”
  “好事!”傅忠平日里十分儒雅,但此刻却十分豪迈的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。
  恰好此时雨开始慢慢变下,而天空之上的浓厚乌云也渐渐散开,透出一抹阳光照在南京城内。
  此等风景令人心情愉悦,不仅仅是傅忠,便是连朱高煦都被感染了起来。
  二人笑谈着准备回家,而朱元璋则是在他们走出殿门范围后,通过窗户看到了他们谈笑风生的模样,脸上也露出了几分不满,显然他还是对朱高煦在云南矿图上“说谎”感到不满。
  望着朱元璋的举动,坐在一旁的朱允炆也安下心来,心中舒坦的同时也执笔准备继续处理国政。
  至于朱高煦口中的九华山矿,他却是半点不信……


第61章 校台比试
  “大哥!”“五弟!”
  午后申时(15点),当傅忠的声音与另一道声音先后响起,二人在雨后的巷内激动相拥。
  数步外,瞧着这画面,朱高煦表情开朗,打心底为傅家兄弟的团聚而高兴。
  “这么久没出来走动,快憋死我了!”
  拥抱过后,看模样二十五六的青年与傅忠放手,讲述着自己这段时间的不容易。
  与其相对的傅忠则是止不住的笑,什么都没说,只是认真倾听。
  过了片刻,傅忠才打断了对方,抬手示意朱高煦的同时,也对青年介绍道:
  “五弟,这是燕嫡次子煦,如今在府内与父亲学习兵法。”
  傅忠介绍的时候,青年也抬手对朱高煦作揖:“金吾后卫所镇抚傅让,参见殿下。”
  傅让对着朱高煦行礼作揖,朱高煦也抬手回礼。
  见到二人相处不错,傅忠也笑道:“我这弟弟之前随我父亲去北方时曾见过燕王殿下,也算相熟。”
  傅忠的话算是为朱高煦解了惑,他还在想为什么傅让被圈禁那么久,还会对姓朱的自己有好脸色,合着是自己老爹不知不觉打下的关系。
  “走吧,先回府见爹。”
  “好!”傅忠转身拍了拍傅让,二人与朱高煦一起上了马车,只是一刻钟后便出现在了颖国公府的门口。
  只不过不等三人进去,负责班值的羽林左卫庚字百户官便走上前来作揖,不敢抬头的对朱高煦解释:
  “殿下,刚才都督府传来军令,让您明日交回戌字百户官的军牌及甲胄,戌字百户官由试百户王俭担任。”
  “……”朱高煦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说得愣了一下,旁边的傅忠也反应过来,连忙解释道:
  “刚才太高兴忘记与你说,陛下让你日后专心学习便可,班值的事情你就不用参与了。”
  傅忠明面这么说,但实际上却抓得朱高煦的手腕,十分用力。
  显然,有些东西不能当着面说出来,朱高煦也后知后觉的对百户官回礼:“我知晓了,明日我会将军籍牌及甲胄交回羽林左卫的,多谢提醒。”
  话音落下,百户官退后,朱高煦三人也走进了颖国公府内。
  进了府内,傅忠还是没有说什么,而是带着傅让和朱高煦去到了侧院的演武场。
  和往常一样,头发花白的傅友德依旧在这里挥舞兵器,锻炼身体。
  哪怕他看到傅让出现,他也不为所动,而朱高煦三人则是站在一边等候他。
  大约过了一字的时间,傅友德才气喘吁吁的停下了手中铁枪,擦汗的同时也对傅让和朱高煦交代道:
  “你们俩小子上台来练练,让我看看武艺落下没。”
  “是……”朱高煦与傅让先后作揖,随后走上演武场。
  由于是切磋,二人各自选了两根丈二长棍,不过却很快被傅友德叫停:“都给我拿出真本事来!”
  “额……”听到这话,朱高煦和傅让四目相对,面露几分尴尬。
  朱高煦知道自己的力气,担心伤到傅让,因此选了一根重量很轻的木棍,傅让则是看朱高煦太小,也选了不趁手的长棍。
  在傅友德的这一嗓子下,二人纷纷换了木棍,选择了旁边的铁棍。
  不同的是,傅让选了一根五斤重的短铁棍,而朱高煦选了十二斤重的长铁棍。仅重量,二人就相差一倍之多,这也让傅让明白了自家父亲的话是为了保自己的面子。
  傅让认真了起来,朱高煦也同样。
  不过二人的不同在于,傅让不想输,而朱高煦则是怕把傅让打伤。
  “开始吧!”
  在傅友德的大嗓门下,二人纷纷出棍。
  棍这种兵器很神奇,短的通刀剑,长的通枪戟。
  明代中后期的俞大猷就曾干过一件事情,他著写了一本《剑经》,但自己却用的是长棍。
  在用长棍时,他还将自己的长棍称之为“大剑”。
  对于朱高煦来说,他对兵器的技巧掌握一般,但他的力气却大的吓人。
  因此当切磋开始,朱高煦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住长枪末端,隔着一丈距离往前一刺,将棍作剑使。
  傅让与朱高煦的握法不同,他冲步上前,见朱高煦前刺,当即试图持五尺棍格开突刺。
  然而让他猝不及防的事情在这一刹那间出现,朱高煦往前一步,随后在极短的空间侧挥长棍。
  这样短的空间,正常来说是不会有太大力量的,但当那股力量通过手中短铁棍传来时,傅让却只觉得自己抓着的不是短铁棍,而是一条雷电鱼(电鳗)。
  棍子差点脱手,好在傅让顶着虎口的刺痛硬生生抓住,同时顺着棍子力量传去的方向连连后退,将这力道卸去。
  待他反应过来,朱高煦手中的长铁棍棍头已经在他面前静止不动。
  “我输了……”
  傅让呆愣的看着棍头与朱高煦,他没想到朱高煦的力量那么恐怖。
  “这小子……力气好像又涨了些……”
  台下,傅友德看着朱高煦胜利的姿态也不免有些咋舌。
  他突然庆幸自己老了,不然若是朱高煦叫自己上台,那自己就有些丢脸了。
  虽然他有自信可以凭借经验击败朱高煦,但此时的朱高煦才十五岁,正是涨力气的时候。
  万一等他及冠回来找场子,那自己恐怕要丢脸了。
  “咳咳……不错不错,你小子有几分长进。”傅友德先是夸了夸朱高煦,而后又看向傅让,怒目道:“你小子偷懒了。”
  “爹……我真没有……”傅让被傅友德骂的脸颊涨红,还好这个时候傅忠走了出来:
  “爹,我有件事情和你们说。”
  “嗯?”傅忠的话,成功让三人的视线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,而面对这些目光,傅忠也将前番发生在武英殿内的事情娓娓道来。
  这其中,当听到朱允炆要把朱高煦册封到大宁北边的时候,傅友德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,唯独朱高煦露出了笑容,但又很快被他收回去。
  傅友德觉得朱允炆让朱高煦走,不利于朱高煦的成长,但朱高煦却恨不得立马就收拾东西滚去北边。
  “我们这个皇太孙……”
  傅友德想说什么,但却止住了,他转头看向朱高煦:
  “他不惜得罪陛下也想要让你走,便是现在的陛下,恐怕也没办法长期把你留下来。”


第62章 老丈难当
  “我爷爷留我不下来?”侧院内,朱高煦听着傅友德的话有几分迷糊,在他眼中,朱元璋如今可是身体健朗、大权在握。
  只要他想,没有他杀不了的人,也没有他留不下的人。
  怎么到了傅友德嘴里,朱元璋留个人都留不下了?
  朱高煦疑惑的眼神被傅友德看在眼里,对此,他也是神情复杂:
  “现在的他,已经不仅仅是他自己了。”
  一句话,朱高煦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  朱元璋确实大权在握,可如今的他已经老了。
  长子长孙的去世已经压垮了他,如今的他只想把大明王朝传承下去,而朱允炆就是他选择的对象。
  他可以把朱高煦留下,可留下之后呢?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82页  当前第42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42/982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