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50节
小说作者:四代重奸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3.4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8:30
  众人一听,哪里还不明白,这厮是指桑骂槐,责怪众人坐守孤城,不肯与“顺贼”鏖战。
  只是这厮话未明说,众人也不便明言。
  朱燮元眉头一皱,不由笑道:“总监若是气不顺,正好有一出新戏,聊解忧愁。”
  “哦,不知是何戏?”高起潜心下奇怪,不由开口问道。
  “此曲名曰《张顺盗嫂》!”朱燮元不由开心地笑道。


第256章 名曲
  “张顺盗嫂?”张顺闻言一愣,不由开口道,“且演来我看!”
  “不敢,小人不敢!”下面一个衣着花花绿绿的戏子顿时吓得脸色煞白,连忙摆手道。
  “舜……舜王若想知剧情,可取此本一观。只是此曲并非小人所作,还请舜王万务饶命!”
  一时间只见坐下几名戏子磕头如捣蒜一般,顿时让张顺觉得这戏并非好戏。
  “好,那本王就取来一观!”张顺冷笑一声,伸手抓过来本子一看。
  只见那本子唱词写道:“小生家住在绥德城,姓张名顺,字逆取,吕奉先本是我前生。”
  “上有结义两个结义弟兄,长者米脂李闯王,次者罗贼家在延安城。”
  “如今我们三兄弟反了明,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共死有姓名。”
  “今听闻哥哥掳了一名女子本姓邢,那长的是如花似玉似玉如花……”
  “呵呵!”张顺一路看下去,差点把自个气乐了。
  原来这出戏大致剧情如下:有三个天生反骨之人,分别是“闯贼”、“曹贼”和“顺贼”。
  此三人效法刘关张桃园结义,誓死同生,不曾想大哥“闯贼”掳掠美女邢氏,强纳为妻。
  那“顺贼”见色起意,又怕坏了兄弟情义惹人耻笑,便偷偷摸摸向邢氏示好。
  一来二去,邢氏为其所惑,遂与其产生私情。
  不意此事被二哥“曹贼”发觉,前去捉奸。
  那三弟“顺贼”假装悔改,痛哭流涕,趁“曹贼”心软之际,一刀刺死了此人。
  就在此时,大哥“闯贼”赶到,一场火并一触即发。
  “曹贼”临死之际,连忙劝说“闯贼”“女人如衣服,兄弟如手足,莫坏了兄弟义气”。
  “闯贼”思量许久,最终忍痛割爱将妻子邢氏让与“顺贼”,然后抱起“曹贼”的尸体与其分道扬镳。
  张顺先是哭笑不得,继而毛骨悚然。
  果然是文人的笔,杀人的刀!
  这出戏九假一真,其中颇多捕风捉影之处,看似不值一提,其实却完美切合了明人猎奇、涩情、情杀等爽点。
  若是置之不理,不出数年“张顺杀兄盗嫂”便会名扬大江南北。
 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普通百姓相信什么。
  明初朱元璋、朱棣许多事传的有鼻子有眼,什么灭十族,什么“转营坚宿”说得有鼻子有眼,不是史实胜似史实,让人辩无可辩。
  而且对张顺来说,不仅仅是坏了名声的事儿。
  这戏曲若是传了出去,不但他自身的威望会受到影响,他和李自成之间微妙的关系肯定也会遭到严重破坏。
  怎么办?怎么办?
  “舜王,臣请速杀此人,以免三人成虎,坏了舜王名声!”孙传庭连忙上前谏言道。
  其实相对于可能坏了张顺和李自成之间的关系而言,显然孙传庭更关注张顺的名声问题。
  作为一方君主,玩女人不算什么事儿,关键玩结义弟兄和下属的女人,那就是大事儿了。
  如今天下尚未一统,因此绝了天下人归顺之心,那才是大势去矣,故而孙传庭才有这种提议。
  “不过是村夫愚妇之辞,焉能如此枉造杀戮?”不意张顺半眯着眼微微笑道。
  “舜王……”孙传庭还道张顺不明白其中厉害,还待要劝。
  不意却听到张顺继续道:“以我之见,此剧颇多捕风捉影之处。”
  “若只辱及我和李将军也就罢了,只是闺阁女子何辜竟遭人如此编排?”
  “理当正本清源,还其一个清白才是!”
  “那舜王的意思是……”孙传庭一脸懵逼,心道:你和李自成的恩怨,我远在明廷便有所耳闻,莫非其中别有隐情?
  果然只听到张顺说道:“这一出故事情节原是这般。”
  “原有大家闺秀南氏年方二八,出身于官宦人家、闺阁待嫁,只可惜不幸遭灾,落入贼人之手。”
  “大贼贪图南氏美貌,欲强娶为压寨夫人。不意二贼亦同样心思,双方起了龃龉,南氏借机挑拨离间,以保清白。”
  “就在南氏自度难以支撑之时,大贼、二贼突然性情大变,反倒整饬军纪,释放所掳男女。”
  “南氏心中奇怪,私下里偷听才知这大贼、二贼上面还有‘义军三十六营盟主’,最是英雄好汉,专门约束诸贼不法。”
  “南氏遂苦等数日,终于等到‘三十六营盟主’前来巡查。大贼、二贼弄虚作假,哄得盟主颇为高兴。”
  “不意南氏突然跳将出来,告发此二贼。盟主审明此案以后,斩杀了抢掠民女的二贼,惩罚了准备强纳南氏的大贼,然后派人互送南氏回家。”
  “结果没想到南氏家族认为她为贼所掳,不能尽节,辱及家门,根本不让她进家。”
  “于是,天大地大,南氏竟无家可归,又思及‘三十六营盟主’救命之恩,遂以身相许,成一片佳话!”
  “这曲子共分六折,分别是:思春、遭难、离间、窃听、鸣冤、相许,皆用南氏视角。”
  “妙,妙啊!”孙传庭闻言一愣,不由拊掌大喜道,“不意舜王竟有此奇才。”
  原来明中期以来,戏曲逐渐登堂入室,成为文人墨客争相追捧之物。
  但凡豪门大户,皆购买女子仆僮,畜养家班,亲自写曲作词,操演排练,成为一大雅号。
  其基本特点便是一个是“为闺阁立传”,写情写爱,如《西厢记》、《牡丹亭》等。
  一个是辨别忠奸对错,以正世风。如《浣纱记》,《冰山记》等。
  先前明廷所作《张顺盗嫂》,不但粗劣不堪,期间又多诲淫诲盗剧情,只适合夜深以后,民间偷偷表演,算不得上乘。
  而张顺新作则以女主角南氏为视角展开,反应了明末普通百姓的苦难遭遇,揭示了“官像贼,贼像官”的社会现实,然后最终借“三十六营盟主”之手涤荡污秽,还社会一个朗朗乾坤。
  不但和明末戏曲题材相似,还一喉二歌,同时把爱情故事和忠奸对错糅合在一起,一看就有大火的迹象。
  “只是如此以来,原来的名目却是名不副实,不知现改作什么名目?”孙传庭不由又笑道。
  此剧一出,大家只会赞赏“三十六营盟主舜王”之德,哪里还管什么盗嫂不盗嫂之辞?
  不意张顺却摇头笑道:“不必改了,原来名目故作惊人之语,正合大火!”
  你知道什么叫标题党不?这就叫标题党!
  明代虽然风气渐开,诲淫诲盗之曲,终究难登大雅之堂。
  而明代戏曲又以家班表演为主,若是以此待客,岂不是辱及门楣家风?
  故而这戏曲正合拿来以假乱真,以雅代俗。


第257章 求援
  “哈哈哈,不错,不错,果然不错!”就在张顺辛苦改剧本的时候,总监高起潜正开怀大笑地看着原版《张顺盗嫂》。
  “咱家虽然是个中人,若是易地而处想想,怕不是也要怒发冲冠!”
  “那‘闯贼’但凡有些男儿血性,也早该反他酿的。”
  左督师朱燮元、宣大总督张凤翼、大同巡抚叶廷桂、宣府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一干人等眼听了这番话,眼见“死太监”不再逼迫大家出城浪战,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。
  “总监所言甚是,我等只需稍微待些时日,便能坐享其成,岂不美哉!”张凤翼也不由开口附和道。
  大明皇帝朱由检为何派遣总监高起潜至此,众人心知肚明。
  除了充当监军以外,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督促众将尽快发起进攻,以便早日腾出手来对付其他方向的威胁。
  故而,他们费尽心思整这一出,目的很简单,就是说服总监高起潜不要强行催促明军主动进攻“顺贼”营地。
  眼见高起潜好容易开了口,众人如何不喜?
  只是张凤翼话音刚落,眼见一个士卒在趴在门口往里觑视,一副忐忑不安模样。
  他连忙扭过头去,只当做没看到。
  不意总监高起潜眼尖,反倒开口问道:“门外何人,在哪里鬼鬼祟祟做什么?”
  那士卒闻言吓了一跳,连忙跑进来跪在地上道:“爷爷恕罪,只因有紧急军情,不得已伸头看看情况。”
  朱燮元、张凤翼等人闻言一愣,顿觉事情不妙。
  果然只见那高起潜闻言笑道:“不知何事,但说无妨!”
  那士卒闻言顿时目光乱飘,不知如何是好。
  朱燮元眼见伸头是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,不由怒道:“你看我做什么,有什么就说什么,哪个还敢不让你说不成?”
  “是是是,老爷!”那士卒吓了一跳,更加无所适从。
  他连忙又磕了几个响头,结结巴巴道:“刚刚汾州府传来消息,汾州府为‘贼子’所围,汾州知府及庆成王联名上书,请求督师发大军支援。”
  妮玛,朱燮元、张凤翼及叶廷桂等闻言顿时老脸一黑,差点骂起娘来。
  众人好容易才劝说高起潜不要逼迫过甚,暂缓出兵,结果又出了这种鸟事。
  庆成王全称是晋藩庆成郡王,乃是第一代晋王朱棡第四子。
  永乐初封潞州,永乐十年以从征有功徙汾州,自此世世相传,至今已传十代,算起来辈分还要高于当今圣上两辈。
  虽然这几年义军形势蓬勃发展,大明亲王、郡王也不知被杀了多少个,有他一个不多,有他一个不少。
  那朱由检虽然一心想追“失陷宗藩”之责,奈何形势危及,人才难得,不得已作罢。
  但是,朱燮元、张凤翼和叶廷桂一干人等也不敢轻言坐视不救,以免被日后算总账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71页  当前第650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650/971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