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大家请我当皇帝_分节阅读_第652节
小说作者:四代重奸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3.4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48:30
  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!”朱燮元不由骇然道,“他……他哪来的这么多兵?”
  “以吾计之,‘顺贼’麾下不过五六万人马,而陕西三边四镇亦不过十余万人马。”
  “即便皆为‘顺贼’所用,其总兵额不过在二十万之间。”
  “各处再留守兵马防御,顶天只能抽调十万之数。”
  “若是以叶抚军之见,‘顺贼’三路进发,岂能处处进展如此神速之理?”
  “事已至此,多说何益?”叶廷桂其实也不明白其中问题所在,只好苦笑着反问道。
  “莫非……莫非‘顺贼’唬我,其实其南北两路各有三万,‘顺贼’自率仅有四万之数?”朱燮元不由猜度道。
  “军门言之有理!”张凤翼闻言点了点头,心中也不由有此疑惑。
  既然“顺贼”不可能有这许多兵马,那肯定是有虚有实,虚实相生。
  既然“顺贼”进展极大的南路、北路不可能有假,那么问题一定出在“顺贼”亲自率领的中路军上面。
  “红夷大炮到了没有?”想到此处,朱燮元不再继续分析下去,反而转换话题,开口向宣大总督张凤翼问道。
  “这几日宣大两镇又抽调了四十门火炮,只是受贼人骚扰,如今只到了三十门……”
  张凤翼话还没说完,只见一个士卒急匆匆道赶了进来,立刻住口不言。
  “何事?”朱燮元见状,不由开口问询道。
  “督师、军门、抚军,总监高起潜有请!”那士卒不由连忙回答道。
  哦?来了!
  三人不由相视一眼,深知这一次恐怕躲不过去了,不过这一次,他们也没想再躲下去!
  是骡子是马,是该拉出来遛一遛的时候了。


第259章 决战太原
  我欲战,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我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;我不欲战,虽画地而守之,敌不得与我战者,乖其所之也。——《孙子兵法·虚实》
  当朱燮元得到“闯贼”李自成率领义军北路军大举进攻山西西北的时候,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“伐谋、伐交”策略的彻底失败。
  兵法曰: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下攻城。
  这左督师朱燮元之所以龟缩在这太原城中,自然不是怯弱不敢战。
  而是为了借助太原城的阻击效果,为自己的“伐谋、伐交”争取时间。
  原本依照他的设想,义军刚刚占据陕西不久,又顿兵于太原坚城之下,陕西之地早已经“反贼”遍地。
  特别是“闯贼”、“献贼”、“蝎贼”一干反贼,都是“现成货”,岂有为“顺贼”尽忠之理?
  然而他失算了,结果一群天生的“反贼”和脑后长反骨的货色,居然突然讲起忠君爱国来,倒让他始料未及。
  胜败乃兵家常事,本来左督师朱燮元作为明军主帅,一计不成,再生一计便是,值不得什么。
  只是他没想到因为自己一直龟缩在太原城中,早被大明的御史看在眼中,一时间群情激愤,被人参了不知几百回。
  以至于“软仗”没有能够打赢的朱燮元,那么再不主动出击,恐怕就要落一个尸骨无存、遗臭万年下场。
  没有办法,当总监高起潜再度找上门的时候,年逾七旬的朱燮元不等他开口,就当即表态道:“如今贼人手段尽出,吾已知其虚实矣!”
  “‘顺贼’自领中军,坚壁我太原城下,乃虚张声势耳。”
  “我欲整顿人马,明日与其决一死战。此战若胜,‘顺贼’不足惧,天下人心安,还请总监明鉴!”
  “可!”高起潜还不知有山西西北有重大变故,还道朱燮元识相,不由大喜。
  众人商议已定,第二天天还未亮,三更造饭,五更出兵,三万余明军精锐浩浩荡荡出现在义军营寨之外。
  而明军这边才刚刚出动,那边义军也早得到消息。
  消息传到了犹自呼呼大睡的张顺耳朵里以后,他不由一跃而起,连忙匆匆忙忙穿上了衣服,召集众将议事。
  “这老乌龟,估计是得到李自成出兵的消息了,这一次终于舍得伸头了!”议事之初,张顺率先开口笑道。
  众将闻言不由哈哈大笑,哪里还有对大明边军精锐半分畏惧之心?
  “殿下,以我浅见,不怕他出来,就怕他不出来!”“满天星”张大受率先开口道。
  “我觉得这一次可以示弱于敌,引他来攻,然后派遣骑兵断其归路,然后太原可下,明军可破!”
  也难怪张大受有如此自信,原来上次他在孙传庭麾下大破神枢营的时候,从神枢营左将董用文手中夺取了许多马匹降兵,如今麾下三千人马已经转换为骑兵。
  如果这一战按照他的办法来打,那么最后切断明军后路的功劳自然也少不了他一份。
  “这……这恐怕不太成吧?”张顺犹豫了一下,不由笑道,“虽然明军不堪,但也不至于被我同样人马围歼。”
  原来如今明军方面有朱燮元标营罗向乾一营、副总兵李辅明一营六千人马,宣大总督张凤翼标营七千人马,大同巡抚叶廷桂、宣府总兵李国樑和大同总兵王世仁各五千人马,总监高起潜三千标营,外加神枢营残部千余人,拢共三万两千人马左右。
  而如今张顺手底下却有张大受、魏知友、杨承祖、王忠、张如靖、徐全、卢象晋和申靖邦八营主力,如今又以降将姜襄新组建了一支降兵营。
  若是仔细算来,双方实力一增一减,早已经不是那个“敌强我弱”的固有势态。
  而是双方人数大体相当,实力大体相仿的局面,所以张大受才敢“口出狂言”。
  “如今我军胜利在望,又何必与其争一日之长短!”听了张顺的言辞,孙传庭不由上前分析道。
  “如今北路军李自成部正在晋西北连战连捷,攻略州县;潞州府之地,杨文岳遭受曹文诏、李信部夹击,也岌岌可危。”
  “一旦这几处为义军所克,朱燮元坐守孤城,何足道哉?”
  众将一听孙传庭这话,又觉得有理,不由纷纷赞同死守之策。
  张顺皱了皱眉头,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担心辽东后金的插手。
  从义军三月初大举进攻开始,至今已经四十余日,完全足以让后金反应过来。
  如果这时候洪太突然率领金兵主力,突然入关,那么自己面临的形势恐怕比当年一片石的李自成还要恶劣。
  “姑且再守两日,遣使者催促张三百、张凤仪尽快拿下汾州;李信、曹文诏尽快拿下潞州,然后再作计较。”
  至于开封和大名府这两颗钉子,虽然让义军有些难受,但是还威胁不到义军的整体战略布局,姑且放下不论。
  且不说张顺一干人等如何计较,且说那朱燮元率众将出来太原城,一路向义军营地赶去。
  那宣大总督张凤翼顿时坐不住了,不由开口提醒道:“‘顺贼’奸诈凶狠,难以对付。”
  “上次我军与其苦战多时,奈何因其红夷大炮凶猛,不得已而退。”
  “今日对敌,不知督师有何应对之法?”
  上次咱们都没打赢,您要真是没有办法,何必枉送了士卒性命?
  那张凤翼话音刚落,顿时叶廷桂、李国樑和王世仁一干人等脸色都不好看。
  “怎么了,这是怎么了?”总监高起潜心下里奇怪,不由开口问询道。
  “总监有所不知,这‘顺贼’用兵之法别无所长,所恃者唯炮而已。”张凤翼不由苦笑道。
  “总监到来之前,我等与其战过一场,只因贼人火炮太过猛烈,我军无法应付,不得已而退。”
  “哦?”总监高起潜又不是三岁小孩,当然不会认为敌我双方的差距就在几门红夷大炮。
  红夷大炮这玩意儿在百余年前可能是稀罕玩意儿,在如今的大明、后金军中却也是常见之器,算不得“撒手锏”。
  故而高起潜也不由好奇起来,不由开口问道:“督师,莫非这一次有什么破解之法不成?”
  那朱燮元又不是“兵阴阳”出身,自然不会摆什么“阴门阵”,撒什么黑狗血。
  他见就连总监高起潜都没有法子,不由笑道:“上次与‘顺贼’战,虽稍有却,却让本督觑得其中破绽。”
  “顺贼火炮虽凶,奈何惧怕近战。只要我深挖沟、避其炮,其不战自败矣!”
  “此话怎讲?”高起潜、张凤翼一干人等闻言一愣,不由连忙开口问道。
  “且容我卖个关子,其中关窍一会儿诸位一看便知!”朱燮元闻言嘿嘿一笑,捋了捋胡须,一副高深莫测的宋献策模样。


第260章 高垒深沟
  “督师,莫非这就是你所说的破炮之法?”总监高起潜一脸惊异地看着面前的士卒拼命挖掘其壕沟,不由奇怪道。
  “没错!”朱燮元不由指点着面前的壕沟,向高起潜等人卖弄道。
  “诸位莫看这壕沟不起眼,其实是抵挡红夷大炮的第一法门!”
  “任凭贼子火炮如何犀利,只要我等将士卒藏于其中,皆能毫发无损。”
  原来朱燮元吃了上次教训,返回太原城日夜琢磨破义军红夷大炮之法。
  前些日子,他突然想起来当初挖掘壕沟以后,被义军红夷大炮轰击的惨状的时候,突然想起有机灵的士卒跳入壕沟之中得以幸存的场面,这才想出以壕沟破解义军火炮的法子。
  “这……”高起潜沉吟了片刻,不由开口问道,“就算挖开壕沟,能够躲避贼人火炮,又能如何?”
  “士卒只能避炮,又不能破炮!”
  “总监有所不知。”朱燮元闻言笑道,“我这一策唤作‘以城破城,以壕破炮’。”
  “先让士卒挖壕驻寨,然后再掘壕为道,以通敌营;以锹为器,以破敌城,则贼人不足破矣!”
  原来朱燮元的打算很简单,算是学到了张顺利用土木工程技术作战的精髓。
  就是先挖掘壕沟,堆砌夯土营寨。然后,再挖掘壕沟作为通道,一直挖掘到义军营地跟前。
  最后,再用铁锹等挖掘工具,挖开义军营寨,杀入义军营中。
  这种中国传统的掘壕战术,从某种程度上正是义军所筑棱堡式营寨的克星。
  而后世西欧攻城大师沃邦所发明的工程法,就和朱燮元的壕沟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  说白了,两者都是用土木工事降低火炮对攻城一方的杀伤,以抵消防守一方的火力和堡垒优势。
  “舜王殿下,这朱燮元闹出如此大动静,结果却在两三里外安营扎寨,不知是何道理?”这个时候左督师朱燮元尚未命士卒挖掘进攻型壕沟,孙传庭一时间还未看出明军虚实。
  “有可能想掘壕攻城!”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走。张顺站在瞭望台是看了半晌,不由皱了皱眉头,有几分怀疑道。
  “掘壕攻城?”众将闻言一愣,不由大吃一惊,纷纷开口问道。
  “若果然如此,我军火炮几无用武之地,为之奈何?”
  先前义军和明军作战,义军多靠火炮,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路径依赖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971页  当前第652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652/971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大家请我当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