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57节
小说作者:安化军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21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27:43
  季陵摆手道:“快些上来!这几日睡不安稳,又没有肉味到嘴里,实在难挨!”
  老者称诺。转身回到屋里,与两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一起,端了一大盆鸡,还有两个酒坛过来。
  酒倒进碗里,季陵尝了一口,便吐了出来。骂道:“这也叫酒?到城里去卖,哪个肯喝!”
  老者吓得脸色惨白,在那里连连道歉。
  王宵猎道:“村酒本就如此,舍人不必见怪。就当水喝,吃了我们上路吧。”
  季陵恨恨地嘟囔一句,吩咐人又倒了酒,拿起筷子吃饭。
  宋朝榷酒,城里非特许不能酿酒,不过乡村不禁。所以稍微殷实的农家都会酿酒。特别是冬天,酿了酒正好到年节时喝,称为腊酒。陆游有诗“莫笑农家腊酒浑”就是此意。不过农家条件有限,不但是酒的味道淡,而且浑。季陵这种讲究的官员是喝不下去的。
  见众人吃饭,王宵猎起身,唤过一个士卒来,让他拿一锭银子给主人。一个农家,吃他几只鸡,又饮了许多酒,一顿饭把他家产吃尽了。这些官员,除非是官方掏钱,他们自己是不肯掏腰包的。
  看王宵猎吩咐给主人送钱,汪若海心中暗叹。这个年代,有这个心的官员着实不多,特别是一个武将。知道民间疾苦,王宵猎算是不错的了。
  见季陵在那里吃得狼吞虎咽,王宵猎便就不吃,起身站到棚子外。此时北风起来,天上的乌云越来越厚,看样子要下雪了。


第128章 汪若海
  酒足饭饱,季陵与汪若海随着王宵猎一起到邓州去。
  此时彤云密布,北风劲吹,眼看着一场大雪就要下来。几十里路,王宵猎不敢怠慢,一路都催着队伍急行。季陵骑在马上,走得急了颠簸得厉害。不过看王宵猎不怎么理他,也不说话。
  直到太阳落山,众人才到邓州城里。刚进城门,硕大的雪花就飘了下来。
  看着昏暗的天光下漫天飞舞的大雪,王宵猎道:“好雪!看样子,这是今年最大的雪了!”
  汪若海道:“瑞雪兆丰年。现在下一场雪,来年必然有好收成。”
  一边说着话,众人到了邓州州衙。
  进了州衙坐下,王宵猎道:“我到邓州也就是一两日时间,诸事简陋,两位使节多担待。”
  季陵道:“邓州知州谭兖哪里去了?如何不迎接?”
  王宵猎道:“前几日杨进攻邓州,谭兖赚我进了邓州城,当夜便就带兵西逃了。如今我暂且理邓州事,等朝廷再派官员来。”
  季陵点了点头,没有再问。兵荒马乱的时候,这些知州旋起旋灭,都是平常事。能守几年的,不管出身如何,都不是寻常人物。
  收拾过了,王宵猎吩咐点起火盆,宰了一只羊,请两位知州赏雪饮酒。
  在榻上美美坐了,饮一碗酒,季陵道:“邓州城里的酒,才稍稍有味道。今日中午喝的酒,其淡如水,没有一点酒味。王知州,你给我们备上几坛,去河南府的路上饮用。”
  王宵猎称是,吩咐人去准备。邓州城今年没有大战,城里几间酒楼都开业了,酒还是有的。不过王宵猎也要用钱买,对季陵这么做心中不满。
  使节出使,路上的地方官是有义务招待的。不过王宵猎是汝州知州,现在在邓州,认真说起来并没有招待两位使节的任务。季陵要这要那,让王宵猎有些烦他。
  雪越下越大了,不到一个时辰,入眼皆是白色。
  王宵猎道:“说来奇怪,现在天完全黑下来,应该看不到雪才是。可我们看去,却觉得很快天下就全白了。明明看不到,却又觉得分外分明,这也是怪事。”
  季陵道:“黑色看不到,雪是白的岂会看不到?知州,这道理浅显得很。”
  王宵猎笑道:“黑就是什么都看不到,凭什么白色的雪就能看到?这里面自有道理,却不是舍人说的那样。世间的万物,都有他的道理,却不能够空想。”
  季陵哪会被如此奚落。直起身子,滔滔不绝引经据典与王宵猎辨论。
  王宵猎只是笑,懒得多说,劝两位饮酒。
  酒过三巡,羊肉烤好端了上来。王宵猎劝两位喝酒吃肉,一时之间只有雪纷飞,没有人说话。
  自过了襄阳府,这一行人就再没有吃过一顿好饭。今天中午虽然吃了煮的鸡,没有滋味,晚上吃到羊肉都很高兴。一边饮酒,一边吃肉,酣畅淋漓。
  酒过三巡,王宵猎道:“今年不似去年,金人没有大股南下。眼看就是腊月了,京西路金人只攻过陕州,被李彦仙击退。哪里像去年,一直打到襄阳府。”
  汪若海道:“只是没攻京西路而已。陕西路,金人再攻永兴军,破延安府。府州折可求降金。河东路到陕西路,已经无险可守。河北、河东路,多州被金人攻破,两路已经非朝廷所有。京东路和江淮,金人重兵云集那里,朝廷支持不易。”
  王宵猎吃了一惊。道:“原来今年还有这么多战事!”
  汪若海点了点头:“是啊。朝廷兵马太少,无法阻挡金军。金人狼子野心,岂会罢手!”
  去年金军在京西路转了一大圈,在他们眼里没有了油水,今年不重点进攻了。在金人的眼里,一是要追着赵构打,再一个就是窥视川峡。重点进攻陕西和京东,还有江淮两路,打通南下道路。
  此时的形势,倒有些像前世解放战争时的重点进攻阶段。不过金军是从北向南,所向无敌。宋朝实际有足够的时间重建军备,只是做得不成功罢了。
  饮了碗酒。王宵猎思索一会,道:“如此说起来,现在的京西路还是安全的地方呢。”
  汪若海道:“金军不来,群盗却多。其实哪里止一个杨进。京西各州,到处都是盗匪。只是大多势力较小,不能占据州军罢了。朝廷的兵马不足,这是没办法的事情。”
  王宵猎心中道,其实占据州军的盗匪就少了?只不过是朝廷承认事实,把那些占据州军的都封了官而已。现在京西路各州,实际处于半独立状态。朝廷不发军饷,各地也不上交税收。
  天色越来越晚了,雪越来越大。在灯光下,可以看见拳头大的雪花飞舞。放眼望去,目之所及都已经白了。没有星星月亮,雪花却映着荧光。
  这样的晚上,人眼其实本不该看见雪花的。黑就是黑,没有道理因为是下雪就不黑了。不过实际上人眼可以看见,真的好像因为地上铺了雪,天地之间就变得亮了些。这是科学问题,倒不是玄学。
  喝多了酒,季陵靠着炭盘,已经半睡半醒。倒是王宵猎和汪若海,因为心中有事,都还清醒。
  放下酒碗,王宵猎叹了口气:“自攻破了开封府,河北、河东两路尽入金人的手中。现在朝中又没有强军,也没有猛将,圣上逃来逃去,这种日子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——”
  汪若海道:“圣上用黄潜善、汪伯彦两人为相,能战的如李纲等人被贬,实在令人扼腕。天下之势如常山之蛇,秦、蜀为首,东南为尾,中原则为脊。欲图恢复,必在秦、蜀。圣上居东南,安能起天下之脊?唉,居此乱世,不能救天下,有什么办法?”
  说完,微微摇了摇头,样子有些无奈。
  听了这话,王宵猎的眼睛一亮。看来朝中不是没有人,赵构不用罢了。从登基时起,赵构就重用黄潜善、汪伯彦,后来又重用秦桧,都是有意为之。在赵构的心里,早已经怕了金人。
  想了想,王宵猎道:“天下之势,其实也是随着时间变化的。秦汉之时,秦地自然为天下之首,占了秦地,就进可攻退可守。隋唐之时其实已经未必。只是关中实力尚在,物产多,人口稠密,李家占据关中和河东,奄有天下。到了现在,关中残破,未必有以前的力量。当今之世,最强的地方自然是幽燕。自晚唐时候起,就战争不断,在战争中磨砺出的英雄也多。其余地方,最合适的就是京西路和江淮。这两个地方都土地肥沃,人口也多。金人现在是追着圣上,圣上在哪里,其周围都不安全。”
  说到这里,王宵猎闭嘴不说。
  汪若海抬头看王宵猎。过了好一会,才道:“知州非寻常人物!”
  说完,点了点头,看着面前火堆,再不说话。


第129章 斩杀杨进
  汉水江边,樊城镇旁,杨进立马看着白雪皑皑的江面,仰天大喜:“真是天也助我!这一场大雪后汉水冰封,我们可以涉冰而过!过了汉水,看后面的军队还来追我!那时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哪个还能阻我!找几个富裕州军,也过上几天太平日子!”
  说完,吩咐手下立即到汉水冰面,找寻合适渡江的地方。
  十几个士卒得了吩咐,个个踊跃,到了江面上,一起向江心跑去。人人争先,要在杨进面前立个大功。跑了十几步,突然听见清脆的响声,十几个人先后落到江水里。
  岸上众人不由目瞪口呆。过了好一会,才有人道:“只怕冰太薄了,这河过不得!”
  杨进气得七窍生烟。厉声道:“这样大雪,冰面必然是厚的!再去十个人,仔细一些!”
  被上官逼着,又有十个士卒小心翼翼地到了冰面上。磨磨蹭蹭走了十几步的样子,听见脚下的冰面碎裂声传来,疯一样向回跑。还是有三人跑得慢了,掉进江水里。
  看着在江水里挣扎的士卒,杨进目光呆滞,一时之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
  二十里外,邵凌和牛皋并辔而行。地上积雪太厚,速度很慢。
  看了看身后的大队,牛皋道:“这般行走像蚂蚁一般,什么时候能追上杨进!”
  邵凌道:“天降大雪,哪个有办法?也不必忧心,我们难走,杨进的军队一样难走。只要不追丢了踪迹,还怕他飞上天去!”
  牛皋道:“这样大雪,汉水必然冰封。大军涉冰而过,用不了一日就过了汉水。”
  听了这话,邵凌不由大笑:“哥哥真是说笑!活了几十岁,还没有听说过汉水能够结冰。这里已经过了秦岭,虽然下大雪,却没有厚冰。纵然是汉水冰封,也不可能过河的。真要结了冰,反而一时行不了船,那时杨进才是无路可逃!”
  牛皋道:“汉水真不会结冰?”
  邵凌道:“这样大雪,会不会结冰倒不好说死。不过纵然结了冰,上面也行不了人。”
  牛皋点了点头,才放下心来。因为大雪,杨进路上走得不快。襄阳知道有贼进攻,最少也会把汉江上的渡船收起来。一时之间,杨进还真没有办法过河。
  到了傍晚,邵凌和牛皋两人扎营。太阳刚刚落下山去,就有探子回来,说杨进被阻于汉水边。因为汉水冰封,又没有渡船,一时之间无处可去,只能驻扎在樊城镇里。
  回到帅帐,牛皋美美坐下。道:“杨进这厮,滑溜如鱼,自己又勇武异常,还真不好抓捕。这次被我们堵在汉水边,看他还有什么办法!明天我们一起并进,灭了此贼!”
  邵凌道:“赶人入穷巷,我们还是小心一些。明日我当正面,你为奇兵,莫让他再跑了。破了邓州后,军中多了强弓劲弩。明日集中弓弩手,我与杨进先战。你带兵绕到其侧翼进攻。终归是盗匪,杨进的军纪不严。被你一冲,要么冲我弓弩军阵,要么就只能退到汉水中。”
  牛皋听了,点头称是。把军中向导招了来,详细询问了附近地理,两人商量着布阵。
  一切商量妥当,命人烤了羊,两个人美美吃了一顿,早早休息。
  邓州城里,因为大雪,季陵和汪若海两人在城里待了三日。看看天晴,告辞北上。
  王宵猎派了两百兵士陪伴,一直送他们出了北城门。这三天时间,王宵猎与汪若海相谈甚欢。自来到这个世界,王宵猎这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读书人。虽然与汪若海有许多意见不同的地方,大部分谈话还是愉快。特别是汪若海是主战派,谈起来与王宵猎意气相投。
  看着人一行人远去,王宵猎站在那里好久。前世的时候,对这个时代的文人印象并不好。因为很多人说,宋朝不能恢复,偏安南方,甚至要向金朝称臣,都是这些文人害的。其实现在想来,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。这个时代,不管文武,有志恢复的人多了。只是赵构偏安,重用主和派,不管是文臣武将,主战的都被排挤。一朝政治,皇帝的作用至关重要,不能小视了。
  政治领袖的作用不能过于夸大,但也绝不能轻视。特别是这个政治领袖是皇帝,具有天然的正统性和惟一性,还是终身制。赵构有没有抗过金?当然是有的。因为初期,金朝不允许其偏安,一定要把他消灭,赵构只有反抗。但当金朝愿意接受南北分治,赵构立即投降。
  此时的局势,有些类似后世的抗日。如果没有党这一个变数,很多事情都差不多。蒋最初的时候不想抗日,一味想着投降。不惜出卖国土和国民,只要日军不进攻其核心区,蒋都是可以接受的。直到西安事变,在各种压力下,蒋才开始改变态度。最后的结果,宋金对立,蒙古崛起,灭了金朝。中国坚持不投降日本,迎来了美国参战,获得胜利。
  像赵构被称为中兴之主一样,抗日胜利后,蒋也是被包装成民族英雄的。只是越到后来,这种说法着实有些讽刺意味,提的人才开始少了。
  有一种说法,赵构有恢复之臣,而无恢复之志。他之后的孝宗有恢复之志,而无恢复之臣。这种说法不对。不管什么时候,天下总不会缺人才,只是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而已。赵构偏安三十余年,曾经有志恢复的文臣武将,到了孝宗上台的时候都垂垂老矣。不止如此,三十年不识兵戈,军队也已腐朽不堪。孝宗真有恢复之志的话,可以从头再来,慢慢培养,一二十年后必然局面一新。说孝宗有恢复之志,而无恢复之臣,不如说孝宗有恢复之志,而没有恢复的本事。
  后世的人研究历史,总少不了为赵构找各种借口的人。什么崇文抑武,所以岳飞被杀,军队打不过金国。什么朝中主流就是投降,少数的主战派,终究翻不起大浪。什么南方百姓日子过得安稳,北伐会加重负担,所以百姓不想北伐。都是似是而非,是不正确的。宋金议和最大的推手,无疑就是赵构。岳飞的被杀,军政的荒废,主战派被打压,赵构都是排第一位的责任人,后面才是秦桧等人。
  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专家,专门写一本书《荒淫无道宋高宗》,说了赵构在两宋之间的种种荒唐的作为,还是不能改变这些人的想法。当然,说赵构荒淫无道,本来就格局小了。作为君主,荒淫无道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过。赵构的问题,最重要的还是投降。
  有这种观点,说到底,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人,站在人民的立场上,才能评价历史。很多时候,确实人民不能决定历史走向。人民的心愿,人民的理想,被各种强权践踏。但人民的喜恶在那里,他们的欢笑和哭泣,就记载在历史里面。
  靖康之耻,世所罕有。坚决要报仇北伐的人,不管是文臣武将,这个时候所在多有。正是在赵构的打压下,他们大多不得志。直到金朝力竭,赵构与秦桧联合,才决定了大势。
  王宵猎来到这个世界,除了宗泽,汪若海是见到的第一个主战官员。与他交谈,心生感慨。
  不管是统治国家,还是治理地方,是不能没有文臣的。用武将治理,害处多多,过去的晚唐五代便是例子。现在的王宵猎占有几州,迫切需要有文臣帮助自己做事。
  众人离去,王宵猎回到邓州城里,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。
  到了中午的时候,突然有快马从襄阳府而来。禀报王宵猎,杨进已被杀于汉水江边。
  听了士卒禀报,王宵猎猛地站起来。问道:“杨进是如何杀的?他的残部如何?”
  士卒道:“前几日大雪,汉水也结了冰,渡船行不得。而且冰太薄,不能支持涉冰渡江。杨进所部被围于汉水边的樊城镇。邵统制多带弓弩手,正面进攻。激战正酣,牛统制带数百骑兵,突然进攻杨进的侧翼。一时之间,杨进所部被冲乱,局面无法收拾。杨进带着所部亲信,亲自来攻,恰被军中硬弩发的破甲箭射中,摔下马来。我军士气大震,一起进攻,就此获胜。杨进死于乱军之中,所部或被杀,或被两位统制俘虏,就此全军覆没!”
  “好,好!”王宵猎缓缓坐下,长出了一口气。上次击败杨进,明明把他团团围住,却一点办法没有,只能任他逃去,在王宵猎心中留下了阴影。这厮身材雄壮,力大无穷,不用强弓硬弩的话,简直一点办法没有。攻破邓州后,王宵猎立即把甲杖库中的强弓硬弩补入军中,果然有奇效。
  赞叹一会,王宵猎问道:“邵凌和牛皋两军准备如何?襄阳府呢?”
  士卒道:“邵统制和牛统制都暂住樊城镇,等候知州军令。襄阳府的李知州,前些日子得诏旨,移镇洪州。本来等下任交割,听闻杨进带军来攻,便提前离去了。现在襄阳府中并没有守臣。”
  襄阳府的知府本是李积中,朝中老臣,历任御史、翰林。因是元祐党人,被贬出朝廷。赵构登基之后,清算蔡京等人,元祐党人重获重用。
  听闻李积中已经逃走。王宵猎立即唤过一个亲兵来,命他前去樊城镇,命邵凌带军渡汉江,入襄阳城。牛皋则带所部,立即返回邓州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461页  当前第5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57/461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