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哲道:“员外,大军起程,吃什么?喝什么?他们要准备粮草,还要有人运粮草!现在正是秋后收获的时候,北边几州处处在搜刮粮草。还有,丁壮都抓到军中去,说要向陕西运粮。”
黄员外道:“这可如何是好?金军这样做,什么时候才能与北边做生意?我夏天过河来,货物运到襄城,到秋天了对面还没有消息。这样下去,生意如何做得!”
唐哲道:“我也是做生意的人,自然知道员外的难处。只是不别想办法,就只好等下去。”
第319章 换条路走?
今日也是作怪,一边坐着的妇人,低眉敛目,不似前些日子那般风情万种。只是偶尔抬起头来看黄员外的时候,嘴角微微带笑,似有万种深情。
黄员外被看了几次,就觉得身上发热。那妇人越是正容危坐,心中的欲火更盛。
又喝了一会,唐哲还是清醒如常,没有一点要醉的样子。黄员外哪里忍得住?眼睛看着妇人,好似要喷出火来。那妇人都看在眼里,神态欲发妩媚,只是样子欲发端庄。
饮了一杯酒,唐哲道:“金军抓壮丁,可是苦了我。前些日子我从南朝买了些香料,找了几个挑夫本欲到北边去,哪里知道就碰上了四太子发兵。”
听了这话,黄员外重重叹了一口气:“你的香料才值多少钱?我在大名府找好了买家,到襄阳去贩棉布。哪里想到布运到襄城,却无论如何过不了河。河对岸,运货找不到挑夫,路上也不敢走!”
唐哲转头看了看一边的妇人,使个眼色。举起碗又劝了一碗酒,才小声道:“员外,我这里找到一条北去的路子。只是我货物少,做不成。如果员外愿意——”
这些日子黄员外在襄城县早已等得心焦,听了急忙道:“什么路子?”
唐哲道:“向南去,渡过汝河,就到了颍昌府境。那里现在管事的是董平,为本地土豪,手下人员众多。以前凡是官府不许贸易的各种货物,都是到北舞镇,从那里到西平的逍遥镇。西平管事的人名字叫作彭晋原,本是襄阳王观察手下将领,现在聚了数千人,极是强横。董平和彭晋原两人为了捞钱,联合起来有一条贸易线路,直到应天府。到了应天府,再去大名府还不是容易事?”
这条走私线路人尽皆知,黄员外等得心急的时候也打过主意。一是没有可靠的人联系,再一个也怕路上不安全。董平和彭晋原可不是官面上的人,自己的货物太过贵重,难保他们不下手。
想了又想,黄员外道:“哥哥,若是不太值钱的货物倒也罢了。出了意外,损失不了多少钱。棉布现在什么价钱?路上出了意外,我要陪上身家性命!”
唐哲笑道:“哥哥恁的小心!你只管弄些不值钱的东西盖住,比如栗子,哪个会知道?”
黄员外脑子还清醒,哪里会敢?在襄城多等些日子又不会死人,何必去闯鬼门关。
唐哲也不多劝。又饮了两碗酒道:“我浑家本是商水县人。现在世道太乱,外面待不得,此次与我一起,回老家待些日子——”
黄员外听说妇人要走,心里就急了。道:“商水县是陈州地盘,乱贼遍地,哪里比得襄城县?这里是王观察地盘,有大军驻守,还有巡检时时察探,最是安全!”
唐哲叹了口气:“虽是如此,奈何我是北境人,有家业抛舍不下,如何能在襄城久待?”
正在这时,一直不说话的妇人突然道:“这些日子一直得员外照看,甚是感激。看看就要离别,我们且饮一杯。若是有缘,来日再见。”
黄员外看过去,就见那妇人一双眼睛如泣如诉,脸上微泛桃花,真真是我见犹怜。想起这些日子两人的浓情蜜意,黄员外心一狠,差点就答应跟着唐哲一路走。
狠了狠心,黄员外别过头去,端酒碗一饮而尽。
妇人看了看唐哲,轻轻摇了摇头。
黄员外的布匹货价数万贯,可不是小数目。再是喜欢那妇人,也不会轻易冒险。
今天唐哲的酒量很好,一直不醉。直到用完酒饭,把黄员外送走。
出了门,黄员外回头看看,失魂落魄。本来一心要与那妇人温存一番,哪里想到唐哲突然间酒量好了起来,让自己一身邪火无处发泄。
送走了黄员外,唐哲一屁股坐在凳子上。问那妇人:“怎么办?黄员外就是不松口!若他不陪着我们去颍昌府,又怎么奈何得了他!”
妇人漫不经心地道:“这是你的事情,与我何干?不要少了我的钱!”
唐哲道:“怎么不干你的事?这个黄员外的货物值数万贯!我们得了手,少不了你的好处!”
妇人道:“你总是说少不了我的好处,到底多少好处?没个数目,到时候还不是随你满口胡说!我是上厅行首,在开封府时,不知见了多少世面!我们做这行的,跟男人睡一睡也没有什么。只当这些日子运气不好,被人睡了收不到钱,算我倒霉!”
唐哲道:“我与你都是听命于人,让我如何回复你?”
妇人道:“那你便去问一问能回复的,到底能给我多少好处!”
唐哲看着妇人,过了一会,才道:“若是钱给够了,你有办法让黄员外随我们去?”
妇人道:“虽然没有十足十的把握,总是有办法可以想的。”
“好,你说要多少钱,才能卖力帮我们?”唐哲紧紧盯着妇人,一字一顿地说道。
妇人轻轻撩了撩自己的秀发,道:“一贯钱有一贯钱的力气,一千贯钱自然有一千贯钱的力气。你愿意拿出一万贯来,我敢保黄员外无论如何逃不出我手掌心!”
唐哲道:“我帮你把话带到。大哥愿出多少钱,就看你的造化了!”
妇人只是理着头发,看都不看唐哲。唐哲没朋办法,只好气乎乎地回到房里睡觉。
黄员外回到住处,见林升源坐在桌旁饮茶,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。
在桌边坐下,黄员外道:“听闻四太子要进陕西,正在汝河对岸征粮抓丁。这样下去,什么时候才能把货物运到大名府?唉,这一趟生意,怎么碰到这样的事情!”
林升源道:“员外,现在是战乱时节,当然比不了太平的年月。若不是如此,你贩卖布匹又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利息呢?凡事有弊必有利,我们只管在襄城坐等。”
黄员外有些意外:“怎么,你现在不急了?前几日明明待不住,只是想走。”
林升源道:“却是好运气,刚才收到了我女儿的回信。她在襄阳一切平安,嘱我不必担心。随着你做这一趟生意,确实能赚不少钱,我何必急着走?”
黄员外叹了口气:“你等得起,我又如何等得起?路上费的时间久了,大名府借我钱的员外们必然埋怨。更不要说他们说不定还要加息钱了。”
林升源道:“那又如何?我们在襄城,一切都看在眼里。除了员外,并没有其他商人贩棉布。员外的本钱高了,无非是加到售价上。”
黄员外苦笑:“你想的倒好!买我布的人非富即贵,价是那么好加的么?”
第320章 姐妹
黄员外坐在门口,见妇人从旁边房子走出来。收拾得素雅洁净,不似平常里风情万种。见到门外坐着的黄员外,妇人向他展颜一笑。
黄员外心中一荡,起身道:“嫂嫂要哪里去?”
妇人道:“最近我官人的生意不顺,听闻城外一座尼庵,里面的神极是灵验。今日无事,我到那里上一炷香。愿神灵保佑,让日子快些好起来。”
黄员外看一边的小婢盯着自己,眼神不善。尴尬地笑笑,道:“嫂嫂一路走好。”
妇人辞了黄员外,到了店外雇了一头小小青驴。由小婢牵着,出了城。出城之后向北行,走过了三五里路,便就到了紫云山下。前面几株大槲树掩映下,有一座小小尼庵。
到了庵门前,妇人下了青驴,上前敲门。
不多时,门吱呀打开。里面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尼,上下打量了妇人一番,问道:“请问夫人何事敲门?我们这小小庵院,是附近员外发愿所建,并不接待香客。”
妇人道:“你回去报庵主,说开封府的玉奴今日来庵里进香,她自然知晓。”
“原来是玉奴夫人。且稍等。”小尼姑行个礼,转头进去。
不多时,小尼姑开门出来。行礼道:“夫人请进。牲畜就拴在那边马桩上,庵里有草料。”
玉奴道了谢,随着小尼姑进庵。小婢牵了驴,到旁边拴了。进庵里要了些草料,喂给驴吃。一个人坐在旁边的大青石上,托腮看着四周风景。
这座尼庵很小。前边一个小院子,种了些花树。西边有一个荷塘,结满了莲子。四间草屋,看起来虽然简陋,收拾得却极为洁净。
进了院子,小尼道:“西边房里,夫人的友人坐等。夫人只管去。今日庵主身体不适,不见客。”
玉奴道了谢,也不多说,移步到了西边房门外。站在门前,轻轻咳了一声。
里面的人听见,立即惊喜道:“是玉奴姐姐吗?这些日子可想死我了!”
随着话声,房门打开,里面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站在那里。
玉奴微笑道:“许多日子不见,妹妹可是越发水灵了。我们进去说话。”
进了屋,两人在窗边坐下。倒了茶来,慢慢说话。
玉奴道:“自从开封城破了,我们各自飘零。前几个月才听说你在陈州,我急忙写了信,你回信却说过得也不好。唉,我们都是苦命的人。”
少女道:“有什么办法?我们都是自小卖给妈妈,只能过这样的日子。”
玉奴道:“萍萍,你实话说,若是有一个过另一种日子的机会,你愿不愿与我一起做?”
萍萍抬起头,看着玉奴,疑惑地问:“姐姐为何这样问?有机会自然不能放过!”
玉奴点了点头,看着窗外。几株大槲树的枝叶伸到院子里来,遮住窗子。秋风吹过,槲叶在风中轻轻摇晃。一只不知名字的鸟儿,随着枝条轻轻舞动。
过了一会,玉奴道:“前些日子,有一个员外找到我,说襄城有一桩生意。只要我做得好,就给我五十贯钱。五十贯钱,我们要多少日子才能赚出来?我没有多想,便就来了。”
萍萍道:“这样高的价钱,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生意。”
玉奴摇了摇头:“你可是想错了,这是一桩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意。原来那员外是个强盗,看中了襄城县一个从襄阳贩棉布回来的员外。棉布现在多少钱?我听说在襄阳就要十贯一匹,运到北境去不知多高的价钱!那是个大员外,一次贩了几千匹布。”
“啊!”萍萍听了不由捂住嘴。“几千匹布?那不就是几万贯钱!”
玉奴点了点头:“不错,几万贯钱。这样大的生意,可想而知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物。雇我的员外只让我勾引贩布的黄员外,让他答应转路走颍昌府。只要出了汝州境,他们就可为所欲为。”
萍萍道:“这话说的不错。我在陈州时,兵荒马乱,白日里都不敢出门。时常就有兵啊匪啊跑上门来,在我那里白吃白喝,还要、还要我陪他们睡觉。”
玉奴笑笑,笑容中带着无奈。道:“我们是这样的人,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。”
萍萍道:“一进了汝州境,便觉得不同。路上可以放心大胆地走,不用担心强人劫道。到了村市随便住店,不会有人欺负我一个女孩儿。进了襄城县,可是不得了,自从离了开封府,再没有见过有这么繁华的地方!我们这些人,能住这种地方有福气呢!”
玉奴点头。道:“是啊,这个世道,没有想到还有襄城这种地方。我听人说,再向南的城镇更加繁华。特别是邓州和襄阳,简直不输当年的开封府。”
萍萍伸出手,握住玉奴。道:“姐姐,我们向南去好不好?”
玉奴道:“当然是好。可我们首先要有钱,不然靠什么生活?难道做皮肉生意?我们两个,既不会琴棋书画,又不会唱曲跳舞,就只是长了一副好皮囊。没有钱是不行的!”
萍萍低下头,小声说道:“这些年我只是保住命罢了,可没有攒下钱来。”
玉奴握住萍萍的手,对她道:“我也一样。到处兵荒马乱,我们弱女子如何攒钱?不过不要紧,现在就有一个赚钱的机会在眼前!做好了,可以大赚一笔!”
萍萍听了,道:“姐姐叫我来,是为了这事?”
玉奴道:“当然是要与你一起南下。除此之外,我们姐妹同心,先把钱赚了!”
说完,玉奴拿起茶水,轻轻啜了一口。转过头看着窗外。那只鸟儿依然站在枝头,在秋风中上下飘摇。槲叶依然翠绿,遮住了阳光。
放下茶杯,玉奴道:“那个贩布的黄员外非常小心,虽然心动,却拒绝舍襄城进颍昌府境内。先前找我的员外没有办法,答应我,只要让黄员外走颍昌府,可以给我五百贯足钱!而且说好了,给的是襄阳那边用的会子,我们两个女人也轻松拿得走!”
听到五百贯这个数目,萍萍觉得心呯呯地跳。有五百贯,就可以买房子,做正行生意了。而且两人说到底是年轻的女人,做了正行,不难找个好人家嫁了。
玉奴道:“我不答应——”
“啊——”萍萍不由叫了出来。
玉奴笑了笑道:“我向那员外要八百贯,少一文也不行!萍萍,拿到了钱,我们不要再靠男人!自己买间房子,雇人做生意,自己养活自己!”
萍萍急忙道:“五百贯已经是非常大的数目了,八百贯他们可愿意?”
玉奴冷笑:“黄员外那里是几万贯的大生意,他们没有办法,自然只能给了。不过,我看那些人起了杀心。我们拿到了钱,要想好怎么走!”
第321章 各有心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