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书电子书
最新上传 | 小编推荐 | 返回简介页 | 返回首页
(好看的历史军事,尽在奇书电子书,记得收藏本站哦!)
选择背景色:
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浏览字体:[ 加大 ]   
选择字体颜色: 双击鼠标滚屏: (1最慢,10最快)
天汉之国_分节阅读_第167节
小说作者:安化军   小说类别:历史军事   内容大小:2.21 MB   上传时间:2025-03-06 19:27:43
  汪若海点头:“镇抚说的极是。金军战略虽有问题,战阵之上可不含糊。不只是本朝,就是辽国当年也吃了大苦头,十几年时间就身死国灭!”
  李彦仙皱眉道:“金军真有这么难打?”
  “难打!非常难打!”王宵猎叹了口气。“金军作战特别勇猛,执行命令非常坚决,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情况下,他们前线将领作战又非常灵活,一点不死板。这样的军队,是非常难打的对手!当然,这是金军生长的环境、作战的经历、还有他们战果的刺激,许多因素一起造成的。对金军来说,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,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非常不容易。”
  说到这里,王宵猎坐,看着桌子上的地图。又道: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金军的战斗力,切不可一时头脑发热,把军队压上去与金军会战。被金军抓住了时机,一战胜利,全歼了我军主力,后边就非常困难了。金军这样的战斗力,并不是练不出来。但要想练出这样的兵,不能跟金军一样,而要有自己操之可行的办法。简单说,只练兵是不行的,还要有政治配合,是一个系统的工程。”
  李彦仙点了点头,对王宵猎的话似懂非懂。
  王宵猎的话不是空想出来,而是根据后世的经验说的。
  此时的金军,跟二战时的德军和日军类似。军队训练精良,战斗意志坚决,组织非常有力,战斗力特别强。哪怕他们战败了,还有许多粉丝。有人就特别迷恋他们这种风格,跟着了魔一样。
  面对这样的敌人,美国靠国力,苏联靠军力,中国则练出了另一种风格的军队。这种风格的军队才是适合中国的军队。人要打狗,不必让自己变得跟狗一样,做好人的样子,结果就是必胜的。


第395章 河东义军
  垣曲位于黄河边上,对面即是渑池县。这里黄河水流平缓,又当南北大道,是重要渡口。附近中条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铜矿,历代在这里设有钱监。熙宁八年,设垣曲钱监,哲宗即位后废。钱监虽然废了,铜还在,小小垣曲县格外繁荣。
  此时县城周围,各处山谷里驻扎着大量军队。各部旗号各异,最多的是太行忠义社。
  县衙里,几个首领围在官厅,听站在中间的薛成念虢州新到的公文。
  听魏阳带军队占了京兆府,一众义军首领面面相觑,不敢相信。京兆府是什么地方?那里是关中的中心,占了那里,此次宋军的胜利意义就大了。
  放下公文,薛成道:“诸位听到了。西线大胜,魏统制带大军入京兆府。这一胜,不但是陕西的金军睡不着觉,就连黄龙府的金国皇帝只怕也要睡不着觉了。西线胜利了,现在轮到我们东线了。兀术破了延禧镇,兵临渑池城下。招诸位来,就是商议怎么帮着邵云守城。渑池多守一天,西线的魏统制就可以在关中多留一天。八百里秦川,自古富庶,多留一天,就有许多的好处。”
  李宋臣道:“兀术此次攻渑池,并没有带仆从军队,只有自己本部不足两万人。邵云在陕州有兵一万余人,加上统制三千人,再加上我们义军数万人,可以几个打一个,何必怕金军!”
  众义军首领纷纷称是,摩拳擦掌。
  薛成笑道:“此次出兵前,镇抚特意吩咐我,尽量避免与金军正面交锋,而要攻击其粮道,以及离开大军的小股部队。我们兵力虽然占优,这个原则不能够变。”
  听了这话许多义军首领不满,在下鼓噪。西边只有三千军队,占了京兆府,立下天大功劳。自己这里数万大军,也要打一场大胜仗才好。
  薛成面带笑容,静静地听大家说着意见。只是口风很严,坚决不松口。
 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站起来,高声道:“众位首领,此次我们是配合薛统制作战,一切听薛统制的命令即可!义军各守山寨,散漫惯了的,好不容易能与朝廷大军一起作战,切不可由着自己!”
  薛成眼睛一亮。说话的是太行忠义社的首领之一梁兴。他本是泽州人,出身农家,金军占领河东后起兵抗金。因为头脑清楚,作事有礼有节,很快成为太行义军的首领。
  见众人不再说话。薛成道:“镇抚托我给众位带句话。现在金军正盛,本朝连番失败,是敌强我弱的时候。这个时候,本朝应该谨守地方,适时反击,消耗金军的兵力。在这个时期,切忌头脑发热,一心想着要立大功,与金军决战。否则被金军抓住了机会,消灭我方有机力量——”
  “既然如此,西线魏统制为何进入京兆府?”一个首领胡清问道。
  薛成道:“因为除了谨守地方,还有一条适时反击。什么情况是适时呢?便如此次西线入关中。兀术被挡在渑池以东,讹里朵在凤翔府一带与张枢密大军交战,完颜活女远在原州,关中空虚。富平一败之后,士气低迷,极需一场大胜振奋军民士气。所以镇抚才决定出击金军的虚弱之处。”
  一众首领听了,不由点头。这些人在成为义军之前,大多都是农家子弟,见识有限。这是他们的生活环境造成的,没有办法。虽然他们大多头脑灵活,但困于敌后,眼界确实不够开阔。但这些人虽然见识有限,却不是头脑简单的人。薛成说的有道理,大家自然明白。
  薛成又道:“在这个时期,你们这些坚守敌后的义军非常不容易。四周皆是敌军,经常被围剿,军队难以发展壮大,生活又艰难。但是,你们又非常重要。正是由于你们的存在,可以吸引大量金军,使金军无法充分以挥地方潜力。对于你们来说,生存下去有两件事很重要。一是多少金军围剿,二是背后最好有支持的力量。镇抚告诉我,若你们有需要,邓州可以给你们必要的支持。”
  李宋臣问道:“什么支持?”
  薛成道:“第一是钱粮。你们大多结寨在深山,钱粮很困难,必要时邓州可以支援你们一部分。再一个是必要的时候,邓州可以派兵配合你们打破金军围剿。当然,还有其他一些方面。比如一些被金军针对的非战人员,可以南迁邓州。人员的训练,可以放到邓州。甚至山寨的联系,邓州也可以帮忙。”
  李宋臣点了点头。低声道:“最重要是钱粮。这几年许多山寨都是饥一顿饱一顿,日子不好过。”
  薛成道:“没有问题。我看洛阳一带,襄阳的会子通用。此次北来,我带了一些会子,可以给你们用。手中有了钱,许多事情就好做了。”
  梁兴突然道:“垣曲这里本来有钱监,若是方便,我们可以自己铸钱。只是一时之间,没有铸钱的工人。统制那里若是方便,可以给我们派些工人来。”
  薛成道:“那就太麻烦了。再者邓州也并没有铸钱的工人。不如这样,你收到了铜,可以跟我们换会子。我们有铜做本钱,可以多印些会子,两得其便。”
  梁兴转身低声与几个首领商量,过了一会欣然点头。
  此时襄阳的会子还是按照手中的铜钱数量印,本钱多了,会子自然印得多。除此之外,银行对货币有放大的作用。同样是印会子,襄阳的效果比其他地方的数倍还有效。这一年的时间,襄阳的会子经过银行放大,社会上资金以前充裕得多,经济变得繁荣。
  见众人慢慢放松下来,气氛热络许多。薛成道:“总而言之,以太行山为中心,河东、河北两路的义军作用极为重大。镇抚的意思,是希望你们坚持敌后战斗,与陕州、邓州和洛阳配合。陕州和洛阳不去说,邓州必然会提供帮助。除了通过陕州,过些日子还会派人联系丁进所部,尽量开通一条经过偃师、孟州的线路。有了这两条线路,支持你们就方便了。”
  听了这话,一众首领开心起来。这两年断了与朝廷的联系,大家的日子过得实在艰苦。一旦背后有了坚定的支持力量,局面就完全不同了。
  由于人口不多,金军对占领的地方管理是非常粗犷的。除了战略要地,大多数地方就是委之于当地土豪,任命个官职而已。河东路雁门关以南,就只有完颜银术可的不足一万兵马,怎么管得过来?这些义军只要不是做了特别引起金兵关注的事情,活动空间非常大。


第396章 麸皮
  最后,薛成道:“在垣曲休整三日,我们便渡河,绕击兀术军后路。目标——千秋店!”
  李宋臣道:“渑池以北与黄河之间山势连绵,路不好走。若兀术派兵守住要道,我们要进军可不容易。再者,数万大军过河,粮草也不好供应。”
  薛成摆了摆手:“怎么可能数万大军过河,难填保肚子。我属下两千人,你们再出三千精兵,一共五千人到渑池北边的山地里,伺机而动。放心,这一带剩下的百姓都在山里结寨自保,兀术出兵少了是羊入虎口,出兵多了又没有饭吃。直到现在,金军也不敢进山。如若不然,垣曲离渑池不远,金军早就来进攻我们了。黄河与渑池谷地之间的大山,就是我们的天然屏障。借助这道屏障,我们与金军战上一场!”
  一众首领听了,纷纷称是。这几年待在山寨里,被金军逼得苦,难得发泄一次心中闷气。
  薛成道:“除了过河入山的人外,诸位最好再插出人来,与我部一起,从后方向垣曲运粮。我们数万人,需要的粮草不少。镇抚从邓州集中了人力,运粮到虢州,我们要运到垣曲来。”
  这次到垣曲的军队这么多,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是冬季缺粮。各山寨带着兵来了,薛成总不好让他们饿肚子。其实真正能够作战的军队,最多只有五六千人,其余都是来混饭的。薛成可以管饭,但不能让这些人闲着,都到后方运粮去。
  王宵猎可以用的粮草,除了从邓州运来的,还有此次胜利之后从金军缴获的。富平一战,张浚集中了关中和川蜀数年积蓄,金军缴获极多。攻占京兆府后,大半落入王宵猎手里。
  吩咐完,薛成道:“难得今日众首领聚在一起。我杀了两只羊,准备了些酒菜,诸位同饮。”
  一众首领听了极是兴奋。
  河东是产羊的地方,说实话,羊并不罕见。但这些义军都是拖家带口,大多数山寨都位于深山之中,不方便种地。他们虽然养羊,吃羊肉却并不容易。
  牛羊这种家畜,一般人的印象中,草原肯定适合养。其实不是。最适合养牛羊的,是农牧结合的地区,甚至是纯农耕地区也比草原地区养得多。简单说,只要饲养方法合适,中原比草原产得多。比如养牛最多的国家是印度,养羊最多的国家则是中国,第二是印度。中国各省区养羊的数目,虽然最多的是内蒙古和新疆,但那是他们地盘大。真正养羊多的地方,是山东和河南、河北。
  宋朝最重要的肉食是羊肉,猪肉在第二位。羊肉主要不是从北方进口过来的,是中原地区自己养的。唐宋时期,羊的品种和饲养方法基本定型,在家畜之中成本较低。而猪的品种和饲养方法并不像养羊那样完备。而且中国本土猪种较小,生长比较慢,成本较高。就是在王宵猎前世,羊肉的价格也比传统方法养的传统品种猪肉便宜,更不要说以前。
  工业化造成肉食价格变化,一个是猪肉,其实更明显的是鸡肉。比如在宋朝,正常情况下,猪肉是比羊肉稍贵的,整鸡则与羊肉价格相当。工业化后,这种价格难以想象。会出现这种印象,是人们用工业化饲养的猪和鸡与羊肉对比。其实不只是传统饲养的猪肉比羊肉贵,就是传统方法饲养的传统品种的土鸡也比羊肉贵。如果不相信,过年去问问真正的传统土鸡多少钱就知道了。
  这种想当然的错误认识,会闹出许多笑话。比如说,有人说《水浒传》好汉们喜欢吃牛肉,说明他们有反抗精神。其实是因为官府禁宰耕牛,合法贩卖的牛肉是来自于病牛死牛,当然便宜。而且宋朝官府对牛肉有限价,一斤不许超过二十文,与一百文一斤的羊肉比便宜许多。好汉们喜欢吃牛肉,不是因为他们有反抗精神,而是他们出身贫苦,普遍较穷。
  还有人说,在宋朝猪内是贱肉,吃猪肉被人看不起。还有人会拿苏东坡在黄州写的《猪肉颂》里面的“贵者不肯吃,贫者不解煮”来做证明。其实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,各地有自己的风俗,饮食习惯与其他地方不同很正常。“黄州好猪肉,价贱如泥土”,同样让苏东坡觉得很惊奇。还有人说宋朝皇宫里的肉食,采购的主要是羊肉,猪肉则很少,说明了封建地主贵族们穷奢极欲。其实从价格来说,羊肉并不比猪肉更贵。皇宫里用的羊肉多,只是说明当时的人喜欢吃羊肉而已。
  猪、牛、羊肉价格的变化,与中国工业化同步。大约是在七十年代末,八十年初,猪肉价格迅速下降,与牛肉和羊肉拉开差距。
  与这种情况类似的,还有中国白酒。很长时间,有人坚持中国白酒是从外国传入的,一段时间甚至成了主流。他们最主要的证据,是蒸馏器是阿拉伯人发明的。要等到阿拉伯人发明了蒸馏器后,传入中国,才会产生中国白酒。其实中国白酒与蒸馏器没有什么关系,与中国传统蒸食物的甑关系更大一些。
  中国白酒的特点,是固体发酵,固体蒸馏。产生外来说,是这些研究人员压根不知道中国白酒的生产工艺是什么样的,想当然尔。固体蒸馏,稳定出酒时,是呈一种既不是酒精溶于水,也不是水溶于酒精的特殊状态,这个时候密度最大,约五十三度。高度白酒的度数,一般是五十度到五十六度之间,便是这个原因。市面上的低度白酒,是新中国建立之后,国家组织力量科技攻关得来的。除了低度白酒之外的攻关,还有麸曲和串香法。麸曲发酵速度更快,成本更低。串香法,是让成本低的液态法酒精,通过固体发酵过的酒糟,得到中国白酒的特点。这两项科技攻关,目的都是为了节约粮食。
  串香法白酒就是后世的人们经常说的勾兑酒。所以懂酒的人说勾兑是白酒生产的正常工艺,是许多大厂的核心技术,不懂酒人的就不知道说什么。新的国标,串香法白酒不许再称白酒,必须明白标注出来。许多人说不是粮食酒就不是白酒了,其实不是。而是因为串香法白酒缺少了固体发酵这一中国白酒的根本特点,加上经济发展,对低价酒和节约粮食的需求不像从前那样迫切了。
  河东义军,与《水浒传》中的好汉们许多处境相似。他们出门,到了酒店,也会让店小二上一大盘牛肉来。好歹有肉味,价钱又便宜。有白酒,他们绝不会喝价格更贵的黄酒。这两个群体,生活的年代相近,风格类似。甚至有人说,《水浒传》好汉们的原型就是河东义军,梁兴就是燕青。因为兴与青的发音类似,加上方言影响,确实梁兴经常被人称为梁青。
  到了后衙饮酒的地方,就见两个士卒正在忙碌着宰羊。骨头上带的肉明显比正常时候多,被规规矩矩摆在一起。就连羊的内脏也收拾得干净,分类摆放。
  见李宋臣和梁兴几个人脸上疑惑,薛成道:“这些骨头,镇抚极是重视。我们军中宰羊,骨头和下水一定要整理出来,大锅煮成羊汤,士卒人人有一碗羊汤喝。前几个月到汝州,经过白沙镇,那里的羊汤格外美味。镇抚特意从镇里招了几个手艺好的人入军,教人煮羊汤。”
  梁兴点头:“原来如此。这个法子不错。”
  薛成道:“是啊。再是富裕,也不能让军中人人吃肉。经常喝碗羊汤,也是美事。”
  在另一边,士卒正忙碌着把小米和小麦碾成面,细细刷过。刷过的麸皮多,堆成了小山。
  梁兴指着问薛成:“统制,那些人要做什么吃食?费这许多功夫。”
  薛成道:“他们要做的,是我们军中试出来的军粮。小米磨碎了,再摊成煎饼。方便携带,不容易坏,吃起来也方便。麦子磨成白面,加上猪油砂粮,炒成炒面。到了前线,热水一冲就是美味。而且煎饼可以用冲开的炒面来泡,最是方便快捷。”
  梁不听了,不由惊得张开口。过了一会才道:“如此做,不是浪费粮食?”
  薛成道:“自然浪费。但前线打仗,最重要是方便,不能够像平时那样吃。平常日子,我们军中也不吃这个。过几天我们就要过河,前边都是山区,是以多准备一些。”
  梁兴看看李宋臣,两人都是回不过神。他们长年待在深山里面,饥一顿饱一顿,怎么敢想这样的事情?麦子大多时候是吃麦粥,白面一年吃不了几回。更不要说小米,从来没想过磨成面。
  过了一会,梁兴道:“统制,磨过面后,这些麸皮怎么处置?”
  梁兴道:“若是在邓州,小米的麸皮就煮粥吃了,麦子麸皮大多用来喂猪。在这里没有办法,都是送给本地百姓了。我们驻军在这里,百姓帮忙不少。”
  梁兴想了想。道:“统制,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。”
  薛成道:“但说无妨。我们一家人,何必吞吞吐吐。”
  梁兴道:“我们山寨中的人,生活艰难。像这样冬天,许多人没有饭吃。若是方便,这些麸皮便让我们带回去,可以做过冬的粮食,救活许多人命呢。”
  薛成听了不由愣住。自己倒是忘了,这些山寨大多不容易,衣食无着。想了想,道:“麸皮就不必了。过几天,我多准备些米面,你们带回去就是。只要与邓州的联系不绝,以后你们不必担心衣食。”


第397章 为君风雪立中霄
  睡到半夜,李彦仙觉得口渴,起来喝水。饮了口茶,听见外面寒风呼啸,有如鬼哭。信步走出门来。一阵寒风吹来,冰冷刺骨,夹着凉凉的感觉。伸出手接着,才发现不知不觉又下雪了。
  前方的官厅里,一盏孤灯,在这风雪交加的夜里有一种凄凉的感觉。
  紧紧身上的衣服,李彦仙走进官厅。见案上一堆公文,灯下放了一张纸。走上前,见纸上写了一首七言小绝:乐游原上冰兼雪,河北河南虏骑骄。我为汉家天子使,为君风雪立中霄。
  读了几遍,李彦仙放下纸。抬头看王宵猎,正坐在门边,靠着炭盆,看着外面的风雪。
  李彦仙走上前道:“如此大风,镇抚因何坐在门边?”
  王宵猎猛地回过神来。起身道:“经略因何到官厅里来?今夜我当值,你好好休息就是了。”
  李彦仙道:“一时口渴,喝了水再睡不着觉,便就过来看看。”
  王宵猎急忙请李彦仙到案边坐下,吩咐卫士沏了茶来。
  一边喝茶,李彦仙指着灯下的纸道:“这诗是镇抚写的吗?”
  王宵猎道:“是啊。这些日子我不在前线打仗了,便试着写些诗词,放松心情。以前啊,都是读前人的诗集。想着他们的才情怎么如此会写?写出这么多诗词来。自己试着写就知道,有时候,写写诗词确实能放松心情。不去管写得好与不好,便无挂碍了。”
  为君风雪立中霄,是王宵猎前世记忆中的一句诗,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哪个人写的。不过这个世界自己没有见过,一时兴起,便补了三句,凑成了一首小诗。写这些,对王宵猎来说纯粹就是放松一下心情,并不当一回事。因为诗词而得到赏识的人很少,得到赏识还能做好官的人更少。唐朝有李白诗词名闻天下,却一直不得重要。这个时代却有因为诗词得到赏识,做到高官的人,便是陈与义。不过现在陈与义在王宵猎手下,说不上官运享通,王宵猎也没有因为他诗写得好就高看一眼。
  喝了一会茶,李彦仙道:“这样天气,镇抚还坐在门口,应该不是为了看雪吧?”
  王宵猎笑着道:“北风怒号,刮在身上跟刀割一样,哪个有心情看雪!”
  “不是为了看雪,想来镇抚有烦心事了。何不说出来,我们一起参详呢。”李彦仙慢条斯理地道。
  王宵猎道:“其实你也都知道。张玘是渑池人,前两日带了一千兵马北上,与薛成会合。一时之间他们声威大盛,附近数百里的百姓纷纷响应。前线的将士们,一下子胃口大了。”
  李彦仙道:“自然胃口大了。现在渑池一线,我们兵力占优,地理又占优势。兀术那么一大坨敌人被堵在群山中,如果下定决心拼死一战,很可能吃掉他们!”
  王宵猎点头:“是啊。如果拼尽全力,现在很可能消灭掉兀术一军。渑池陕州一线,有邵云所部的一万余人。只要他们不出意外,金军短时间很难突破。渑池后边,洛阳的孟邦雄根本不值一提。如果牛皋率三万大军北上,加上董先五千人,再加上薛成和河东义军一两万人,把兀术消灭在渑池,很大可能做得到。但这个战略决心,我很不好下啊。”
  说完,王宵猎站起身来,踱到门前,看着外面的风雪。
  在虢州,还有王宵猎的六千余人。不算魏阳一军,王宵猎在渑池一带可以调动的兵力,全部算起来约有七万之众。兀术不足两万精骑,被围在渑池谷地之中,很可能被围歼。
本文每页显示100行   共461页  当前第167
返回章节列表页    首页    上一页  ←  167/461  →  下一页    尾页  转到:
小提示:如您觉着本文好看,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←或→快捷地打开上一页、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。
也可下载天汉之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,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!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@163.com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