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也行军打仗了不少年了,知道这里面的门道。新官上任,总不好直接罢黜副将。”她冷淡道,“给你三天时间,我要看到京畿守备营所有军械、甲胄、粮草的清册,必须账实相符,条理清晰。若有半分差池……”
她没有说完,但那股冰冷的杀意,让赵贲浑身一颤。
“至于你们,”冯般若最后看向面如死灰的王锴几人,竟然显出个温和的笑意,“今日将这本东西交到我面前,有功,俸禄当赏。但清点核实的苦差,就由你们协助赵将军戴罪立功,一同完成。做得好,将功折罪,做不好,数罪并罚,跟着他一起到陛下面前去交代吧。”
她不再多言,转身离开了库房。
留下赵贲跪在地上,冷汗涔涔,以及一群魂飞魄散、终于明白自己捅了多大篓子的年轻武官。
第84章 故人重逢 她不是回家了吗,怎么此时此……
赵贲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地上爬起来, 也顾不上拍打袍子上的灰尘,脸色一阵青一阵白。他猛地扭头, 目光如刀子般剐过瘫软在地的王锴几人,从牙缝里挤出命令:“都听见冯将军的话了?还不滚去清点!三日,三日之内若理不出个头绪,不用将军动手,老子先扒了你们的皮!”
王锴等人如蒙大赦,连滚带爬地冲向那些堆积如山的册页和冰冷的兵器架,再不敢有半分懈怠。
赵贲胸膛剧烈起伏。冯般若几乎在他脸上刻下了“治军无方”四个字。而这绝非结束,仅仅是个开始。
相较他这边的愁云惨雾,冯般若脚步则轻快得多。水至清则无鱼,她此刻追得太紧, 引起京畿守备营众人的反感, 那她今后想要开展工作难度也增加了。立威一时, 不可一蹴而就, 她当务之急是要理出一个崭新的守备营。
皇后特地把此地给她,必然是要让她紧紧把这块肥肉衔在口中, 以待策应。既是对她好的事儿,她自然不肯不上心的。
京畿守备营里没有多少人, 冯般若报道后,像模像样地理了一天事, 到了下衙的时候, 就打算回驿馆去了。帝后目前没说过要给她怎样的待遇, 府邸更未恩赐,她虽想回颍川王府,但一想她当年离开上京时不声不响,连越宛清都没来得及说一句, 不免觉得无言以对。
她打马穿过东市,路上买了一块石蜜慢慢地吃。流光好,春衫薄,她骑在马背上,看往来行人笑谈、货郎吆喝,听酒楼里传来的丝竹声,只觉春景鲜活。石蜜的甜蜜滋味从她口中化开,带着草木的润气,漫过喉间,一时间恍如隔世。
这样的好风光,就仿佛她刀尖舔血的四年,从未经历过一样。
但她比之四年前确实是不同了。
她的每一根头发,每一滴血液,都清清楚楚地铭刻着北疆四年的风雪。它们让她与这个繁华依旧的上京,隔上一层无形的、却真实存在的壁垒。
她散漫地在人山人海中走回皇家驿馆,只见驿馆前停着一辆牛车。她没有多想,以为只是旁的什么人,却不想她正要经过牛车,猝不及防从车上跳下一个男子。
他身着白衣,发髻规整地挽在头顶上,衣饰虽然简单,但他形容昳丽,神情恭谨,对着冯般若再次微微一揖,礼数周全,无可挑剔。乃至于虽然多年不见,冯般若也仍然一眼就认出他。
“卫玦?”
“母亲。”
冯般若一时不知道该跟他说些什么,就瞧见牛车的车帘被人撩开,她再看去,里头是个头戴帷帽的女子,冯般若甫一见她便大惊失色,她也不给冯般若溜走的机会,直接唤了一声。
“母亲。”
是越宛清。
她撩开帷帽,里边是一张清绝出尘的美人面。
暮色漫过来,给她周身镀了层柔润的微光。花下暗香缠上她的鬓发,仿佛是远山晕开的清影一般。
冯般若骑在马上,一时间进退维谷。她可以面对朝堂的诡谲,可以应对外人的刁难,却不知该如何面对眼前的越宛清。她被冯般若丢下四年,彼时她适才小产,身心都是最脆弱的时候,家人背弃,丈夫薄情,竟然是冯般若,送她步入那等孤身一人的艰难的处境。
冯般若张了张嘴,干涩地挤出一句:“……你们怎么在此?”
越宛清扶着卫玦的手下了牛车,走到马前,仰头看着她,柔声道:“听闻母亲今日去了京畿守备营,想着您或许会回这驿馆,便与世子在此等等看。”
冯般若下意识地想藏起石蜜,这个略带孩子气的动作让越宛清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。
卫玦在一旁,语气平稳地补充:“府中已备下晚膳。有母亲往年喜欢的胡炮肉,菖蒲鸡,鲈鱼脍,和野鸡瓜齑。”
冯般若闻言,心头微动。这些都是她昔日偏爱的菜式,连她自己也许久没有吃过了。她沉默片刻,终于翻身下马,将缰绳递给驿馆小吏,声音低哑:“难为你们还记得。”
越宛清立刻上前:“怎么会忘?”
她轻声说,语气里带着一丝嗔怪,又像是叹息:“您爱吃什么,不爱吃什么,宛清都记在心里。只是不知这四年,北疆的饮食,可还合您的口味?有没有饿着,冻着?”
冯般若感到眼眶有些发热,她别开脸,含糊道:“……都好。”
越宛清却不放过她,细细追问:“听说北地多以牛羊肉为主,性燥热,您脾胃弱,可还受得住?我瞧着您比离家时清减了不少,定是吃得不如意。”
冯般若被她问得有些招架不住,这种感觉陌生又熟悉,仿佛回到了从前似的。她无奈地叹了口气:“我哪有那么娇气,反倒是你……”
“母亲,”越宛清却忽然打断她,再细问,“这次回来……不走了吧?”
卫玦却道:“母亲如今是镇北将军,总督北疆军政,岂是能久居京中的。”
这话像一根小刺,轻轻扎了她一下。
越宛清立刻嗔了卫玦一眼:“世子!”随即又对冯般若软语道,“母亲别听他胡说。即便不能久居,多住些时日总是好的。您的院子,日日都打扫,一切如旧,和母亲昔年在时都没有变化。”
她絮絮地说着家中的琐事,哪棵花开了,哪处景致修葺了,试图用这些温暖的细节,填补那四年的空白,将冯般若重新拉回“家”的氛围里。
良久之后,灯火细微。驿馆的大门忽地被人推开,一身赭色衣袍的郗道严从内门走出来,瞧见簇拥在驿馆门外的几人,他浅浅笑了,遂问:“将军,既然回来了,怎么还不进来?”
檐下灯火摇曳,暖黄的光将他衣料上暗绣的云纹染得温润透亮。他立在光影交错处,衣袂轻垂,更是肌肤胜雪。此刻唇边噙着浅笑,让人望之便觉惊艳。
越宛清瞧见他,眼中没有分毫惊艳之色,反倒是警觉地将冯般若挡在身后,还不忘侧过头问她:“母亲,此人就是郗道严?”
郗道严不知她是谁,但他此刻另有要事,不免上前一步:“兵部刚送来几份关于北疆防务调整的文书,需要将军过目。”
越宛清已一个箭步上前,脸上堆起无可挑剔的甜美笑容:“郡王安好,我乃颍川世子妃越氏,久仰郡王大名了。母亲一路风尘,甚是疲惫,正需好生歇息。公务虽要紧,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吧?”她说着,手已经挽上了冯般若的手臂,力道轻柔却带着不容挣脱的意味。
郗道严微微一怔,但他修养极佳,依旧从容回应:“世子妃说的是。只是军务紧急,不敢耽搁。将军治军严谨,想必也……”
“母亲自然是严谨的!”越宛清立刻接过话头,语气愈发甜软,却字字带刺,“正因母亲严谨自律,我们做晚辈的才更该体贴入微,不能让些许庶务,打扰了母亲难得的清静。何况……”
她眼波流转,在郗道严的脸上轻轻一扫:“母亲的事,自有我们这些家人操心。”
郗道严此刻就算再迟钝也听出点味道来了:“世子妃过虑了。北疆军务此刻都执掌在将军手中,将军安危关系边疆稳定,小王身为部将,也自当尽心辅佐。”
“郡王果然忠心可嘉。只是……”她故意顿了顿,目光在郗道严的脸上又多停留了一瞬,“您这般年轻有为,容貌又这般出众,在军中想必很受关照吧?不知可曾婚配?若是尚未成家,我倒是认识几位京中贵女,个个才貌双全。”
站在稍后位置的卫玦,听着越宛清这番,嘴角微微抽搐。他只觉得尴尬,恨不得当场隐身,只能低咳一声,硬着头皮打圆场:“宛清,少说两句。母亲自有决断。”
越宛清立刻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。
郗道严被这突如其来的做媒弄得一怔,随即坦然道:“多谢世子妃美意。只是小王一心军务,暂无成家之念。”他说着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冯般若,又迅速移开。
越宛清将这个小动作尽收眼底,心中警铃大作,正要再开口,冯般若终于忍无可忍:
“够了。”
她被夹在中间,左边是笑里藏刀、醋意横飞的儿媳,右边是一脸无辜、却莫名坚持的郗道严,身后还有个试图和稀泥、自身难保的儿子。她不是回家了吗,怎么此时此刻竟比战场还要凶险?
她深吸一口气:“都别说了。”
她先看向越宛清,无奈道:“宛清,可以了。”随即又看向郗道严,“郡王,文书放我房里就是。”
越宛清脸上刚露出胜利的微笑。
冯般若却话锋一转,做出了决定:“既然都到了门口,就进来一起用饭吧。”她刻意忽略了越宛清瞬间垮掉的脸,“郡王也一起吧。”
此言一出,空气瞬间凝固。
越宛清看着郗道严,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“你这个讨厌鬼怎么一点眼色都看不懂?”
这个安排显然不能让越宛清满意,她正要说什么,冯般若一个眼神扫过来,她立刻噤声,只得不情不愿地挽着冯般若往驿馆里走。
经过郗道严身边时,越宛清故意放慢脚步,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道:“郡王若是无事,就请自便吧。”
郗道严却像是没听出逐客令,从容道:“既然是将军相邀,小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
越宛清:“……”
卫玦默默别开脸,假装专注地研究驿馆门廊上的雕花,恨不得自己是个隐形人。
于是,一行人便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走进了驿馆。
穿过回廊时,只闻脚步声声,无人言语。一行人各怀心思,径直被引至饭厅落座。此刻气氛微妙,侍从布完菜后便识趣地退下。
越宛清率先拿起公筷,精准地夹起一块最鲜嫩的鸡腿肉,笑容温婉地放入冯般若碗中:“母亲,您尝尝这个,火候刚好,最是滋补。”她刻意忽略了其他两人。
冯般若:“好。”
第85章 驿馆长夜 我听说这京城中有一位孀居多……
郗道严神色自若, 也执起公筷,动作流畅地夹起一箸清炒时蔬, 稳稳放入冯般若碗中那块鸡肉旁边,语气平和:“将军连日劳顿,也需多用些蔬食,清火益气。”
越宛清眼角微跳,立刻又夹起一块狮子头:“母亲,这是您以前最爱吃的,快尝尝,看是否还合口味。”
几乎是同时,郗道严的筷子也伸向了那盘炙肉,选取了烤得焦香恰到好处的一片:“驿馆的炙肉虽粗犷, 风味却独特, 将军在北疆时似乎颇喜此味。”
冯般若看着自己碗里迅速堆起的小山, 沉默了片刻。
越宛清放下筷子, 拿起汤勺,一边为冯般若盛汤, 一边状似无意地开口,声音甜美:“郡王对母亲的饮食习惯真是了如指掌呢。不知郡王平日除了军务, 是否也常研究这些琐碎之事?”
郗道严坦然接过话头,也拿起空碗盛汤:“世子妃过奖。不过小王常年和将军同进同出, 同食同寝, 将军的饮食偏好, 自然并非秘密。”
越宛清将盛好的汤放在冯般若面前,轻笑一声:“同食同寝?郡王也与母亲同寝过?”
郗道严面不改色,将另一碗汤也推到冯般若手边,从容解释:“世子妃说笑了。同寝乃指同驻军营, 并非字面之意。将军治军严谨,与士卒同甘共苦,小王敬佩不已。”
冯般若终于忍不住:“食不言寝不语,你们都安静点,想说话等会吃完了出去说。”
越宛清立刻乖巧应道:“是,母亲。”随即却又低声道,“母亲,小心烫。”
冯般若:“我省得了。”
郗道严适时地将一碟易消化的糕点往冯般若那边推了推。
越宛清看在眼里,银牙暗咬,转而看向一直埋头苦吃、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卫玦,语气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的嗔怪:“世子,你也别光顾着自己吃,给母亲布菜呀。”
突然被点名的卫玦动作一僵,心虚感更甚,只得硬着头皮,笨拙地夹了一筷子离自己最近的菜,放到冯般若已经冒尖的碗里:“母亲请用。”
冯般若看着碗里那块他无意中夹来的姜片,沉默了一刻。
这顿饭吃得一塌糊涂,冯般若也不知道越宛清抽哪门子风,跟郗道严争宠做什么。郗道严也是,挺大个人了还跟小娘子计较,人家做什么他就做什么。
冯般若尚且没有识破他们的机锋来自何处,饭后自顾自地饮茶漱口,随后毫不留情地赶越宛清回去。越宛清急红了眼,冯般若只道:“等我休沐,自然会回去。如今皇后还没有放话,贸然回去,恐怕引得无端猜疑。”
卫玦也劝:“母亲此话有理,不如我们就先行回去吧。”
越宛清含着一包眼泪看她,良久之后她依依不舍道:“那母亲说话要算话,休沐了一定要回来。驿馆哪里住得舒服,床榻硬不硬?夜里炭火足不足?若是缺了什么,定要派人回府说一声,我立刻给你送来。”
冯般若看着她这般情态,心中微软,语气也放缓了些:“知道了。回去吧。”
越宛清这才一步三回头地,被卫玦轻轻揽着肩膀,带离了驿馆。
送走这对夫妇,饭厅内瞬间只剩下冯般若与郗道严二人。空气似乎也随之安静下来。冯般若举杯呷了一口茶,转过头问他:“你刚说北疆军报,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吗?”
郗道严却避而不答,反而起身,执起桌案上温着的小壶,为她重新斟满了杯中热茶。他靠得有些近,衣袖带起一阵极淡的冷松的气息。他没有立刻退开,就着这个微微俯身的姿势,垂眸看着她,声音压低了些,带着一点只有两人能懂的意味:“不过是些寻常调动。比起这个……”